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征。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上半年,我市GDP增長14.9%,以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進入“下半場”。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市要緊緊圍繞“開新局、奪首勝”年度目標,全力以赴抓推進、抓落實,確保圓滿完成全年任務。如何精準發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就是最緊要、最有力的抓手之一。
實體經濟是強國富民的根基,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梁”。沒有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支撐,實體經濟就成為無本之木,難以持續。當前,制造業在港城經濟格局中的比重頗高,且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近年來,“港城制造”向“港城創造”的華麗轉身,更是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舞臺上唱主角,恒瑞醫藥、天明機械、中復連眾等一批龍頭企業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這些“港城制造”的驕人成績不僅增強了城市的競爭力,還成為連云港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進一步推進制造業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轉變,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轉變。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著重抓好制造業標志性項目推進。抓項目建設就是抓住經濟發展的“牛鼻子”,這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在項目建設中樹立標桿、形成示范,無疑更能產生“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匯聚新動能、打開新局面的重要突破口。我們要抓實今年確定的制造業重點項目,集中優勢兵力、優質資源進行重點攻堅,確保其建設速度、投資強度、形象進度始終處于高水準。要圍繞“三新一高”以及石化、鋼鐵等產業的創新鏈和產業鏈招引一批新的制造業項目,筑牢制造業發展根基,為區域經濟穩健發展、調優結構、做大做強打造堅實后盾。
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促進港城工業經濟加速從“制造”向“智造”的轉變。當前,智能化浪潮正席卷整個生產流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港城一批領軍企業加速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數字化車間、無人工廠、智能工廠等一系列工業化和智能化融合平臺,主動破解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難題,取得了較好成效。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要通過政府、企業等各方形成合力,持續深入推進智能制造,不斷優化傳統的生產方式,加速整合上下游資源,讓更多的制造企業受益,并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新動能。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面對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只要我們“風物長宜放眼量”,不斷集聚高質量的制造業項目,不斷增強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就一定能夠“不畏浮云遮望眼”,推動港城經濟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周瑩)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