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日前,《連云港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公共場所控煙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我市十大公共場所將全面禁煙,這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
如今,一支裊裊的香煙,已經成為世界最嚴重的公眾衛生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聲明指出:“煙草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殺手。吸煙產生的破壞比非典和海嘯還要嚴重。如果維持當前的趨勢不變,到2020年,每年將有1000萬人因吸煙而早亡。”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事,而且,吸煙的危害比霧霾還大,霧霾天PM2.5值如果達到200、300,就十分不得了,但你抽根煙,室內的PM2.5值就會立馬變成500多。吸煙不僅害己,而且害人,會造成其他人被動吸二手煙,影響他人的健康和生活環境。
目前,北京、長春在內的十多個城市早已實施公共場所禁煙令,但室內吞云吐霧者仍不在少數,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陋習并未得到有效糾正。不久前,一位演員在北京市某餐館包間內吸煙引發批評,這說明一些人仍然把控煙法規當“紙老虎”。
據媒體報道,號稱“最嚴禁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來,被檢查單位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從初期的23.1%下降至6.7%,96%的市民對控煙立法持歡迎態度。然而,在中國控制吸煙協會組織的暗訪中,發現吸煙并進行勸阻的比例僅為16.28%。
為推動公共場所控煙,保護非吸煙者免受“二手煙”危害,不少專家提出了建議。有的表示要推動立法,加大違規吸煙者的違法成本;有的表示增強煙盒圖形警示,讓煙盒成為“戒煙讀本”;有的表示加大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控煙的氛圍。
其實,控煙應該是一項全民行動,既需要法律對吸煙者、煙草生產銷售商說“不”,更需要每一個人對身邊吸煙者說“不”。
既然是公共場所,那就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義務遵守公共秩序,有責任維護公共文明。只有我為人人,才能換來人人為我。
當然,公共文明習慣的養成,僅有剛性規定、法律的約束還不夠,個人的道德自律也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把文明的觀念根植于心,最終內化為一種自覺。這當然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但只要堅持不懈,必能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