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政策好,老百姓有盼頭,我們農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甜。”黨員彭秀樓聽完黨史學習教育輔導后激動地說。前不久,市委市級機關工委黨員干部來到聯系村贛榆區新河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輔導活動,為村民送上“精神食糧”。一段時間以來,工委已先后捐資捐書5萬余元,購置了電腦、電視等,并為新河村建起了圖書室。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市級機關工委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從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入手,深入聯系村(社),多措并舉查改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立足百姓辦實事、解難題,以為民謀利和為民盡責作為標準,用群眾獲得感檢驗工作成效,讓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工委黨員干部在對贛榆區新河村日常入戶走訪時,了解到該村由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雖然是一個行政村,但自然村之間相距較遠,道路還沒有完全硬化。受地形影響,每到雨季,污水漫溢橫流,給當地村民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為此,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積極出主意、想辦法,聯合多個部門單位籌資30余萬元。很快,全長300米的3條水泥路順利完工,村內原有的斷頭路全部打通;張望河自然村內1條長360米、寬3.5米的水泥路投入使用,配套建設路燈22盞,村民多年煩心的“糟心路”成了便利生產生活的“小康路”,成了密切黨群關系的“連心路”。
在工作開展中,工委主動聚焦群眾的痛點難點問題,組織工委黨員干部職工以學促行、以行踐學,多形式、多載體深入開展“學黨史,辦實事”系列主題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有效結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結合駐鎮工作隊、結對幫扶黨員干部帶頭到基層村(社)一線、田間地頭開展黨史宣講、為群眾辦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真心浸潤群眾心坎,把初心體現在解決問題上。組織專業技術人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送技術、送服務”活動,及時給農戶“充電”,促進種養殖業提質增收。
此外,市委市級機關工委還持續深入打造市級機關“作風聚焦”電視問政,對書記、市長信箱、12345熱線投訴、市紀委監委信訪舉報等線索進行大起底,對照投訴問題逐條逐項梳理分析,針對群眾反映相對比較集中的問題逐一分析原因、查找癥結,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見成效。今年以來,已先后推動7類69個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秦繼真)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