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少爺們,目前疫情仍在肆虐,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非必要不外出,勤洗手,少出門,主動配合疫苗接種……”8月12日一大早,海州區新壩鎮黨員志愿者樊玉生早早地來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廣播喇叭準時開講,及時傳達上級關于疫情防控的最新部署和疫情防控科普知識。
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海州區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七月下旬以來,海州區積極探索宣傳工作新路徑,用好用活城鄉廣播喇叭,把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識傳播到千家萬戶,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用聲波筑起一道道聯防聯控的“防護網”。
據了解,為增強群眾疫情防控意識,海州區充分發揮各村、社固定喇叭防疫宣傳主陣地作用,利用喇叭傳播范圍廣、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在全區88個村居同步啟用646個“村村響”喇叭,第一時間向群眾權威發聲。從每天早上8點至晚上7點,分時段循環播放防疫知識,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及時聽到防疫之聲,從而積極配合防疫工作。
除了固定喇叭廣播宣傳外,海州區還因地制宜,活用各類移動“小喇叭”開展疫情防控信息宣傳。“隔著窗戶都能聽到科學防疫知識,非必要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保持良好社交距離……”海州區朐陽街道朐海社區居民王濤告訴記者,“用大白話講大道理,通過順口溜、打油詩等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讓我們聽得懂、記得住、易學易做。”疫情發生以來,海州區朐陽街道組建了由機關干部、退休老教師、老黨員和青年志愿者參與的52支疫情防控宣傳小分隊,他們穿上紅馬甲手持小喇叭、“小蜜蜂”擴音器等設備108個,或步行、或騎車、或開車,深入背街小巷、角角落落,天天講、時時講、逢人必講,把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科普知識等內容傳送給每一個人,讓“小喇叭”起到疫情防控宣傳大作用,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邊走邊吃的幾位帥哥美女,趕緊把口罩戴上”“請大家不要扎堆聚集,保持社交距離……”隨著一陣陣嗡嗡聲響起,一架搭載無線電廣播設備的無人機在隴海步行街區上空來回盤旋,陣陣喊話聲不時傳來,時刻提醒逛街休閑的市民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除了“上天入地”的時空喊話,海州區還動員多方力量打好疫情防控宣傳“組合拳”。該區各鎮街、村社、物業小區等充分運用手持式小喇叭、小音響、流動宣傳車等2000余個移動設備,在各個小區出入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疫情防控卡口等人群聚集處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讓疫情防控之聲傳遍每個角落。高密度、全覆蓋的疫情防控社會宣傳,有效引導了廣大群眾堅定疫情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念,及時了解疫情發展態勢,消除了信息接收的盲區,群眾防范意識明顯增強。(通訊員 于娜 王貴珍 王一平)
?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審核: 王夫成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