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數十票電子產品、汽車配件、服裝等貨物在海關監管平臺完成報關后就被分別裝進了兩個集裝箱,它們將從連云港港啟運,搭載中韓輪渡客滾航線發至韓國平澤。這是連云港港口自貿區開啟國際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先報后裝”模式的首單業務。
由于貨物數量少、運輸成本高,小票貨物就成了集裝箱集拼業務的首選項。從前,來自連云港腹地的電子產品、汽車配件、電池原料、鑄鐵件、服裝等小票集拼貨物皆采取“先裝箱后報關”模式。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先報后裝”模式啟動后,小票集拼貨物選擇港內海關監管倉作為操作平臺,實行“先報關后裝箱”模式,具有港內提還箱、裝箱前報關查驗等優點,有效提高查驗效率,減少拆箱操作,為客戶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同時,通過改變貨物裝箱發運監管流程,也顯著降低了客戶落裝甩貨風險,增強了小票集拼貨物出口的靈活性,為港口集裝箱業務上量增效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業務啟動前期,港口與海關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在業務調研、流程優化、軟硬件資源準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副總裁楊海兵表示,該業務模式的成功開啟是連云港港學史力行,為客戶辦實事的又一舉措。
新模式、新成效。連云港港口自貿區開啟國際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 “先報后裝”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幫助連云港港做優聯運通道,做大做強集裝箱運輸業務,使得港口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打造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國際樞紐海港。
6月30日上午,連云港港口自貿區開啟國際集裝箱集拼出口業務 “先報后裝”模式啟動儀式在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有限公司29#泊位舉行,連云港海關副關長楊玉華、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副總裁楊海兵以及口岸、物流單位代表等參加啟動儀式。(孫子安 王立陽)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審核: 王夫成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