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東海縣人社局為強化傾情為民服務理念,創新探索“放管服”工作。尤其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海縣人社局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思想,多措并舉,暢通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工資發放等渠道,變“群眾跑”為“數據跑”,變“多次跑”為“零跑腿”,在政務服務上提質增效,方便群眾辦事,積極打造群眾滿意的“溫暖人社”工作品牌,最大限度提升退休老人幸福感。
變“群眾跑”為“數據跑”方便退休人員資格認證
5月30日,東海縣退休人員李東榮老人足不出戶,就辦好了自己的養老金資格認證手續。事后他感慨地說:“以前辦理養老金資格認證手續很麻煩,要來回跑多少次才能辦妥。如今可好了,在家搖搖頭、張張嘴就辦好了。”享受“便捷紅利”的還有年過七旬的楊某松,他因身患疾病臥床,行動不便,每年一到養老金資格認證時就犯愁,現在,他通過“人臉識別”的微信認證,在家里就輕易解決了心頭的難事。
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審批服務改革帶來的便利,2018年開始,東海縣人社局積極改革服務方式,通過廣泛應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生物特征識別等新技術,在認證系統中開通人臉識別功能,創新“互聯網+微信服務”離退休資格認證工作新模式,用一部智能手機,讓離退休人員在家里輕而易舉就能完成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徹底改變和打破了過去依靠服務大廳窗口集中、面對面認證模式,實實在在方便了群眾,特別是對老弱病殘、行動不便和身在異地的離退休人員,更是雪中送炭。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海縣人社局不斷做深做細此項工作,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便民服務方式。
讓“事后查”變為“事前比”解決退休工資卡發難題
在實行社保卡“一卡通”發放離退休人員工資之初,每月都出現過工資發放不到位的情況,工作人員事后需要逐一核對彌補,退休人員有情緒,工作人員也心急如焚。面對實際問題,東海縣人社局經過調查分析,發現問題集中在社保卡丟失、換卡、注銷、“睡眠”等方面。
針對退休工資發不上卡的問題,東海縣人社局及時成立由社保處牽頭,信息中心、征繳中心、銀行等部門協作的整改小組,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兩個多月的緊張研發,最終確定在原工資發放系統內增設了一個社保卡號比對識別的軟件系統,在工作人員輸入社保卡號同時,新研發系統能夠自動識別正常卡和問題卡,將事后逐一核查變為事前信息系統比對,問題查找的精準性明顯提升,準確掌握和解決工資發放存在的“錯卡、無卡”難題。同時,還相繼推出“一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的退休辦理運作模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強了群眾獲得感,使全縣離退休人員工資及時領取率達100%。
用“四季樂”加“四必訪”打造退管服務新品牌
為扎實推動東海縣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豐富東海縣離退休人員的文化、精神生活,進一步打造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新品牌。東海縣人社局連續多年堅持組織離退休人員開展春跳舞、夏書畫、秋走訪、冬參觀“四季樂”系列活動。即春季萬物復蘇動起來,組織一次廣場舞;夏季天氣炎熱靜下來,組織一次書畫展;秋季秋高氣爽又逢重陽,組織一次大走訪活動;冬季工作收官之際,組織一次離退休人員參觀東海縣經濟建設重大成就項目。通過組織廣場舞、書畫展、參觀學習等系列平臺活動,不僅積極展現了離退休人員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也極大地豐富了離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此外還積極實施“四必訪”慰問長效機制,即重大節日、重病住院、重大事故、病故離世必訪。自啟動了離退休人員慰問長效機制以來,慰問人數已達400人次,樹立了全社會尊重老同志、關愛老年人的良好風尚。(通訊員 王學云)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審核: 曹銀生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