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人社局始終遵循“學史力行辦實事”這條主線,緊扣職能職責,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精心制定并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823人社行動計劃”(即就業創業富民工程等8項民生工程、社保精準擴面行動等20項民生行動、建設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等30件民生實事),按照領導點題、集中會辦、定期督辦的方式,不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細走實,切實解決了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為企業發展樹“信心”。通過專員服務、用工監測,線上線下齊開工,助推我市企業高質發展。全市人社系統安排300名人社黨員,結對聯系服務全市1129家重點企業,解決企業問題需求762條,為1670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05億元,為中小微企業減收社保費3.78億元,用真抓實干、真金白銀為企業紓困、提振發展信心。開發建設企業用工監測系統,已實現全市企業用工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呈現,及時監測失業動態,智能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讓就業創業更“稱心”。廣開就業崗位出實招,在全省首家上線啟用“智慧就業云平臺”,開展“就業服務攻堅季”行動,全面促就業保民生,共提供就業崗位1.65萬個,開發公益性崗位2472個、就業見習崗位9158個,城鎮新增就業4.41萬人,幫扶困難人員就業1.2萬人,保持城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助力創業圓夢出硬招,舉辦“創業咖啡”等創業主題活動17場次,提供創業服務1.44萬人次,發放“富民創業擔保貸款”5.1億元,支持自主創業1.24萬人,帶動就業4.35萬人。
為智匯港城畫“圓心”。從服務高端人才、精準招引人才入手,營造“連聚英才、智慧港城”向心力,創新做法被省黨史學習教育簡報登載。修訂《連云港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博士后科研項目和生活補貼等資助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建成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我市高端人才吸引力。成功開發上線“連云港市人才地圖”大數據系統,撰寫形成了《連云港市人才流動情況統計分析報告》,為精準引才提供數據支持。今年來,我市引進高校畢業生24309人。
讓參保對象更“暖心”。待遇水平穩增長。我市城鄉居保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73元,實現“十連增”,同步完成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與補發,切實兜牢養老底線。柔性稽核建機制。創新將柔性約談引入社會保險稽核工作中,共約談44家企業,累計提高參保繳費基數1646萬元,創新舉措被省政府辦公廳信息工作網、省人社廳簡報登載?;鸢踩暗拙€”。在全省率先建立服刑人員定期數據共享與退休人員服刑情況信息比對機制,通過“三聚焦三強化”,進一步守住百姓的“養老錢”,創新做法得到省人社廳領導高度評價,并由省廳簡報向全省推廣。
為勞資和諧添“安心”。在全市各類用人單位中開展“老劉調解室”“一員一點”建設,已建成300余家調解點、組建300余名調解員,打造“一核引領、多點聯動”的勞資矛盾訴源治理新格局,創新做法被省人社廳充分肯定。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工作成效顯著,被人社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揚。創新推出“工傷預防公益卡通形象——連小安”,開展“百企千崗萬人工傷預防培訓”,對企業隱患“聽診號脈開處方”。我市被人社部確定為“全國工傷預防重點聯系城市”。
讓百姓辦事更“舒心”。優化升級“六辦”服務,在“打包辦”“一窗辦”“提速辦”“網上辦”“就近辦”“舒心辦”的基礎上,繼續拓展服務內涵,率先在全省實現29個事項“跨省通辦”、90%以上高頻事項“即時辦”、40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辦”、65項業務在手機端口“掌上辦”。“三無”行動提升效能,率先實現企業退休人員免費“無表”體檢;通過加強與公安、民政、交通、衛健等部門數據共享比對,率先實現待遇領取人員“無聲”認證;創新推進工傷定點醫療機構聯網結算,全力推進“無票”結算。智慧助老樂享生活,廣泛開展走訪慰問、志愿服務、社區義診、老齡宣傳等活動,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創新做法被光明網、學習強國登載。(通訊員 葛梅梅 沈冰怡)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