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州區總工會堅持從黨政最關切、困難職工最期盼、社會最關注的問題出發,以構建“困難幫扶、法律維權、精準服務”三位一體服務平臺為目標,不斷創新維權幫扶機制、拓展幫扶服務領域、豐富維權幫扶內涵,為困難職工提供快捷完善、行之有效的幫扶服務。
創新工作思路 當好困難職工的“貼心人”。總工會結合困難職工幫扶實際,不斷探索創新幫扶工作新路徑。堅持以技能培訓為突破口,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崗位、送培訓的“四送”幫扶活動,由“救濟式”轉為“開放式”,由“輸血式”轉為“造血式”,大力促進下崗困難職工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堅持個性化服務理念,創建咨詢活動、熱線服務、網上談心等個性化服務,解決困難職工多層次、多角度的問題,推動維權幫扶工作向縱深拓展。今年以來,先后有1179名困難職工實現脫困解困,465名困難職工通過就業培訓實現了再就業。
貼心真誠服務 做困難職工信賴的“娘家人”。堅持真誠服務為導向,用心用情辦實事,同心同力解難題。今年以來,區總工會攜手區法院、人社局,構建工會法律援助與政府法律援助的協作機制,聘請專業律師,為困難職工解決勞動爭議、勞動糾紛、幫助困難職工維權;以互助互濟理賠工作為抓手,積極主動為困難職工服務,全面、準確、及時地收集、整理、上報賠付申請材料,充分發揮理賠工作的時效性、助困性和解難性。截至目前,共處理接訪困難職工案件86起,解答困難職工群眾來訪咨詢500余人次,幫助86名職工辦理理賠,獲賠金額150余萬元。
聚焦“急難愁盼” 做好新時代工會 “答卷人”。堅持以“一攬子籌資、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服務、一步法到位”的幫扶工作格局,多管齊下,實施多層面、多形式的幫扶救助。面對今年一度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海州區總工會積極響應“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組織4000余名黨員干部和職工沖鋒在“疫”線。對因疫情返困職工實行臨時幫扶,發放臨時救助金20余萬元。通過慰問困難職工和一線環衛工人等方式為受暴雨影響的新壩鎮菜農、瓜農解決了10萬余斤蔬菜和西瓜,既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又讓特困職工享受到普惠。(通訊員 陳國生 于娜)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審核: 王夫成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