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響大氣的污染源是否清楚?各級點位長職責重點是否明確?禁燒志愿者是否會使用滅火器?……近日,東海縣縣長張其兵在石榴街道姜莊村督查推進秸稈綜禁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時,忙著詢問三級點位長和網格員責任管理等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秸稈禁燒工作開展情況等。這已是今年張其兵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第15次現場督查。
面對一季度大氣質量“全省倒數”的嚴峻形勢,東海縣把黨史學習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動真碰硬的實際行動,強化源頭減排和末端執法,加大夜查頻率和執法力度,將問題整改貫穿始終,做到發現問題依法依規查處到位、責任追究到位、整改落實到位,有力促進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4月份,在全省54家排名中由原來的倒數第一提升到第42名,PM2.5同比降低30.8%;5月份同比又降低16.3%,排名再次提升到全省縣區32名。
“水晶藍”的背后,是東海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的付出。該縣聚焦源頭治理,制定了大氣管控十條措施,住建、城管、公安、交通、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職能部門又結合自身職能,依據 “十條措施”制定出各自的實施方案,形成“上下同欲者勝”的濃厚氛圍。同時,一改過去共性指標多、個性少的全縣大氣管控考核辦法,針對鄉鎮實際,“量身”制定個性指標,并納入到全縣年度高質量考核體系之中,將涉及的每項考核任務細化到人,每半個月一考核。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張其兵說。為此,縣政府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每半個月召開一次過堂會,通報考核結果,聚焦重點工作,對上級交辦問題進行逐個會辦,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目前,省市交辦的236件問題已完成229件整改,自查發現登記在冊的328件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
在加強考核和問題整改的同時,東海縣還刀刃向內,強化自我約束,向一切影響空氣質量的行為“亮劍”,絕不手軟,先后約談了16人次鄉鎮點位長,媒體曝光5人次,誡勉談話6人,通報批評1人。將全縣區域調整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向建設無煤城市邁進,并相繼開展了餐飲油煙治理“回頭看”、散亂污排除、磚瓦行業深度治理、堆場集中整治等六大行動,壓實污染源頭管理責任。目前,該縣已對未落實揚塵管控、裸土堆場未覆蓋等違法違規行為立案30件,處罰600多萬元。
生態環境保護永遠沒有休止符。“我們將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以必勝的信心,攻堅的定力,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覆蓋面,不斷提升環保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鐵腕推進大氣管控工作,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就下一步工作,東海縣委書記宋波斬釘截鐵地說,“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顏值與氣質兼收’,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張開虎 袁華東)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