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華誕際,建功奮斗正當時。寧海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下好富民興村先手棋,做好社會治理新文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力實現產業興旺、百姓富足、環境優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亮品牌,黨建治理增動力。實施夯基補短工程。以太平村、海河村為試點,推行“支部+X”農村治理模式。補齊組織覆蓋、人員力量和共治機制短板,將老干部、老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民警環衛、高校學生、社會組織多方資源力量凝聚起來。搭建服務平臺,列出服務清單,實現基礎信息有人采、百姓瑣事有人問、村莊大事有人管,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多方聯動的農村治理新體系。打造特色黨建品牌。圍繞“賦能、扶持、發展、服務”四大核心要素,推進非公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打造融合黨建元素、注重高效服務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廣大群眾和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服務,擦亮“4F”園區黨建品牌。依托“紅韻海州”打造具有寧海特色的智慧黨建平臺,集信息聯動、黨員學習、黨建活動、村企服務為一體,突出實用高效、方便快捷,以最貼心的態度換取最滿意的服務,進一步提升黨建品牌影響力。
促發展,富民興村強實力。結合“四清”清理整合資產資源,召開黨建引領富民興村座談會,共謀發展方向,各村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各自成立村級集體企業。武圩村發揮共建作用,借助轄區上市企業日出東方帶動經濟發展,成立武圩紅太陽凈水服務公司,推廣“紅太陽為民水站”輻射周邊鎮街,在提升農村飲水質量、保障飲水安全的同時帶動村集體經濟實現創收增收。以新老204國道為坐標,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太平村、平安社區和黃圩村以葡萄采摘園和都市四季農業莊園為重點,做精做強沿線采摘項目和家庭農場,打造現代設施農業走廊。清河村深挖農產品加工,進一步提升“邵莊辣醬”市場知名度,帶動村民就業的同時實現村集體經濟提質壯大。魏灣村成立綠化公司和勞務派遣公司,平安社區成立水務公司,提供水務、物業服務。
辦實事,品牌服務顯活力。利用“支部+X”農村治理模式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著力解決村民最關心的住房改善、道路設施、居住環境和文化生活不豐富等難點痛點問題。全力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平安家苑項目,預計398套年底實現交房。推動寧東西路、寧曹路、清河三組道路建設。持續實施村莊污水管網全覆蓋工程,落實人居環境整治,穩步推進環衛一體化、五沿整治及公廁建設。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百姓大舞臺,用活“土味大喇叭”,常態化宣講黨建理論和惠民政策,開展紅色電影展播、農民晚會等文藝活動,進一步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推動鄉風文明建設。(仲崇燦)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