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連云港開發區立足“兩新”組織,集群關聯企業、集聚發展要素、集成優質服務,精心打造新醫藥產業黨建聯盟陣地,激活“兩新”組織這個最活躍、最特殊的群體,讓黨史學習教育在“兩新”組織中活起來、熱起來。
以產業為紐帶,量身定制打造新平臺。依托園區最具特色、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的新醫藥產業,充分發揮恒瑞、康緣、豪森、正大天晴四大藥企的示范引領作用,統籌資源、創造條件,在中華藥港核心區打造近3000平米的政治生活館,精心布設服務區、展示區、教育區、功能區“四大功能”,為園區99家“兩新”組織提供黨史學習教育開放式平臺。服務區,重點建好聯盟會客廳,設置黨群工作總站、聯盟議事廳等,為“兩新”組織提供會客沙龍、黨建咨詢、議事平臺等服務內容,打造聯盟的服務窗口。展示區,設置黨建文化長廊,并專門打造百米黨史長廊,集中展示黨的光輝歷程、開發區創業歷程、“兩新”組織發展歷程。教育區,融合新媒體、新技術手段,精心設置集中宣誓區、黨旗合影區、黨員承諾墻,黨員在這里既可以重溫入黨誓詞,又可以與黨旗合影,還可以親筆簽名留下莊嚴承諾,在強化儀式感中增強黨員尤其是青年黨員的榮譽感、使命感、歸屬感。功能區,整合群團資源,設置聯盟黨組織孵化中心、婦女微家、青年之家、新社會階層創新實踐基地等功能,為各類人士提供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綜合性服務。
以平臺為橋梁,量體裁衣用好新陣地。針對“兩新”組織特點,依托聯盟平臺,按照“月度有計劃、周周有活動、場場都精彩”的思路,精心設計載體,豐富創新形式,讓黨史學習教育在這里燃起來。“實境課堂”悟初心。建立“全天候、開放式”服務模式,讓廣大黨員能夠隨時走進聯盟陣地接受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內企業共有15批次、逾1000人次黨員職工走進黨建聯盟服務中心,參觀百米黨史長廊,觀看紅色電影,感悟初心使命,產業高地成為企業身邊的黨史教育基地。“青年課堂”更走心。著眼青年黨員這個最活躍的群體,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紐帶作用,先后組織開展青年紅色經典閱讀分享、青年沙龍、黨史青年說等活動,引導青年黨員職工走進聯盟,在學習黨史中凝聚青春智慧。“云端課堂”劃圓心。針對“兩新”組織黨員分布散、流動快等特點,在聯盟陣地打造“有聲圖書館”,依托區新媒體平臺開設“黨史天天讀”欄目,定期推送黨史知識、定期開展知識競賽、定期評選學習強國“積分大贏家”,建好線上線下資源庫,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
以陣地為窗口,量時度力開展新實踐。既發揮聯盟陣地引聚作用,讓黨員職工走進來;更注重聯盟陣地輻射作用,把最新動態、最佳資源、最優服務發布出去,把“示范點”打造成為“輻射源”。打造服務群眾的窗口。依托聯盟陣地,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面向困難群體,征集“童心微心愿”187個,困難群眾結對幫扶100戶,“清潔家園”結對共建項目8個,村企聯建項目8個,引導有能力、有意愿的企業結對幫扶,打造“兩新”企業為民辦實事的志愿服務品牌。打造服務企業的窗口。制定《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扶持政策》,從陣地、人才、經費、工作等4個方面、12條措施入手,給予真金白銀扶持;年初舉辦懇談會、征求意見建議,季度舉辦觀摩會、推進企企互學,年底舉辦聯誼會、共敘聯盟情誼,推動聯盟成員“經常串門”,形成“1+1〉2”效應;組建聯盟“后援團”,年內確保服務部門超20家,在為企紓困中展現硬核擔當。打造服務職工的窗口。開設線上線下青年之家、職工之家、婦女微家,針對不同群體開展貼心服務;組織行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組織寓教于樂文體活動;推動產業工人隊伍改革,促進職工全面發展。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審核: 曹銀生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