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海縣組建的縣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已開展宣講90余場,受眾7.1萬人次;通過部門薦、群眾點、上門訪等方式,梳理為群眾辦實事項目279項,扎實有力地把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推進。
學黨史、悟思想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前提。為此,東海縣各參學單位“一把手”自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突出思想內涵,牢牢把握“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的總基調,堅持把學習教育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與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系統掌握百年黨史的基礎上,深刻學習領會新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縣委常委會率先垂范,帶頭開展黨史專題學習,并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示范帶動作用,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其中,深入開展研討交流,做到學深悟透。
東海縣還按照序時進度,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創新方式方法推動黨史教育學習的豐富多彩。先后舉辦了“講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永遠跟黨走”東海縣紅色故事宣講大賽、以“學黨史、讀經典、感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東海縣第二屆水晶讀書節、“青春向黨 奮斗強國”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日活動、東海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個一百”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等。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實里走、往深里走,東海縣還推行了巡學、考學、賽學、評學“四學”機制,采取有講有評、知識問答、討論沙龍、文藝演出等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不斷激發基層黨員學習活力,增強學習吸引力和感染力。針對不同對象、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人群,通過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的宣講傳播,以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小人物觀照大精神,把黨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與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巨大變化聯系起來,把發人深省的道理融入喜聞樂見的故事中。 同時,充分用好境內安峰山烈士陵園、磨山烈士陵園、縣黨史館、彥涵紀念館、朱自清文化園等教育基地,深入發掘整合蘇魯交通線、郇圩支部等紅色教育主陣地作用,把紅色景點、遺址遺跡中蘊含的思想內涵展現出來,使之成為干部群眾重溫革命歷史、感悟革命精神,激發愛國之情、強化報國之志的鮮活教材。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目的就是將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為民排憂解難中使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東海縣則按照“突出共性、覆蓋面廣、年內可解決”的原則,與“我為東海發展做什么”大討論活動結合起來,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通過進萬家門、訪萬家情,做到真聽意見、聽真意見,力爭把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找準查實,不斷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以改革創新化解民生突出問題,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通訊員 張開虎 李玉星)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審核: 曹銀生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