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連云區法院召開民事調解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連云區法院統籌推進訴前及訴訟調解工作的相關情況及做法。今年以來,該院訴前分流并成功調解民事糾紛544件,訴中調解撤訴民事案件921件,訴前調解和民事案件調撤率達70.07%,該項指標居全市基層法院首位,全省基層法院前列。
連云區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探索聘任制書記員轉崗專職人民調解員機制,將兩名資深書記員轉崗成人民調解員,以書記員豐富的庭審經驗、較強理論功底的獨特優勢,推進訴前調工作取得更大成效。2名被選任的書記員自今年3月份轉崗以來,共成功調解完結287件,調解成功率達44%。
同時,該院還從司法局、社區聘用3名人民調解員,與速裁等業務庭員額法官建立“一對一”聯絡機制。在訴前調解階段,可由審判庭法官負責對調解員遇到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對部分案件的調解方案進行指導,并就相似案件、批量案件提供可參考的案例,使訴前調解更加公開、公平、公正;個別未經訴前調解而直接進入訴訟階段的民事案件,審判庭法官發現仍有調解可能的,可在征求當事人意愿的基礎上,訴中委托調解員進行調解。
近年來,連云區人民法院根據民事糾紛自身特點,突出“三個堅持”,著力提升類型化案件審判效果。
堅持搭好聯絡平臺。積極搭建與交警部門的溝通聯絡平臺,在交警隊設立交通事故糾紛巡回審判庭,2017年以來,所派駐的法官巡回審判并調解案件1284件,其中988件以訴訟調解方式結案,296件經訴前調解成功并出具司法確認書。2018年,該院牽頭成立連云區道路交通事故“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中心”,構建法院與公安機關、人民調解、保險公司、鑒定機構相互銜接、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選聘專職人民調解員入駐“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開展調解工作,自2018年平臺上線以來,已成功調解587件,調解成功金額為332.49萬元。
堅持織好立體網絡。積極開展“無訟村(社區)”建設,通過設立訴訟服務點、法官工作室、審務工作站等機構,構建覆蓋全區9個街道、48個村(社區)、182個網格的立體調解網絡。全院員額法官按照“周聯系、月駐站、季排查”的要求與所對接的基層網格、社區保持常態化聯絡,在強化訴源治理成效、控制部門案件增量、借力促進審務等方面取得明顯效果。
堅持用好專業外援。針對家事案件牽涉的法律關系多而雜,感情糾葛不易調處,矛盾糾紛易激化等特點,該院建成了少年家事司法中心,升級硬件、完善制度,將少年審判中的庭前調查、心理干預等機制引入家事審判。為更好查清矛盾癥結,有效化解糾紛,該院從社區、司法局和學校等單位聘請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參與到審前調查、訴中調解、心理疏導等工作中。對于在審判過程中發現的涉家庭暴力等違法現象,及時與公安、婦聯、關工委聯合處置,形成專業調處網絡,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記者 顧曉昕 通訊員 李函潞 趙地)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顧曉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