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百年黨史,凝聚奮進力量。在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召開之后,海州區各部門各單位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動員部署,通過全面動員、精心組織,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黨員干部心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開好頭起好步。
海州區委宣傳部率先召開動員會,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全力抓好理論武裝,因地制宜創新自選動作,整合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資源,精心打造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品牌,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輿論引導、文化服務,在推動落地落實中展形象,出成效,更好惠民悅民、改善民生。
海州區行政審批局以“學黨史、促發展、助力政務服務再優化”為主線,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優化政務服務相結合,積極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一件事”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24小時”政務服務,主動開展幫辦代辦服務,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海州區城管局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等方面,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觀看紅色影片、聆聽長征組歌等方式,以黨史鑄魂,激發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熱情……各單位各部門聞令而動,加強組織領導,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召開部署會議,切實把黨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
海州區教育局緊貼教育中心工作,把黨史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教科書和必修課,謀劃紅色征文評選、學唱紅色歌曲、講述紅色故事等“五紅”教育活動,讓學生自覺弘揚紅色精神,與時代同步伐,獻禮建黨100周年,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新海街道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廣度與深度,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主陣地,采用“志愿服務+黨史教育”模式激發轄區黨群“學習熱”,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實踐、在線服務結合的方式,打破黨員學習時空限制。
線上課堂學黨史,教育基地里講黨史。在雙龍社區“四史館”里,一場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正在進行。社區黨員通過參觀學習“鑒往知來”“鑒矩規行”等特色主題板塊,在家門口學習海州紅色歷史。“通過體驗式學習,讓黨員冬訓通過學史明理、學史崇德、學史增信、學史力行,調動黨員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雙龍社區黨員馬學忙介紹。
連日來,海州區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學習等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配送到“指尖”、傳播到“耳邊”,同時為全區黨組織推薦抗日山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新時代學習館等“紅色印跡”尋訪清單,要求每名黨員至少到兩家基地尋訪學習,并接受“蓋章認證”,把自己的見聞感悟拿到分享交流課堂供大家學習評鑒,推動“紅色陣地”在黨員冬訓中接地氣、揚正氣、聚人氣。
在新壩鎮,“老樊講黨史”正成為該鎮開展群眾黨史教育的重要載體。近日,新壩鎮利用16個行政村的30個小喇叭建立起“老樊講黨史”播放平臺,黨員樊玉生用特色“海州話”將黨史理論通過小喇叭講給當地老百姓聽,同時播放紅色歌曲、農技知識等,讓廣大農村群眾“耳朵有聽頭,走路有勁頭,農閑有學頭,生活有奔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各單位各部門在部署階段就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通過機制方式方法等創新,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
海州工業園把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教育始終,通過開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整頓、效能大提升”主題教育專項行動,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悟、情懷落腳到為企業服務上,實施好服務專員制度,保持戰略定力,把全體黨員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激發出來的政治熱情,轉化為做好工作、奮發有為的強大動力。
區民政局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為主題,深入開展“救在身邊”“關愛老人、享受美好生活”“三社聯動、情暖基層”等具有民政特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盯老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高民政服務對象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海軒)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