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9月4日上午9時,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傳承信仰之光爭做‘四個自信’好少年”2023年連云港市暨東海縣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網絡直播活動在東海縣實驗中學拉開帷幕。
此次開學第一課,以“音樂思政課”的形式展開,分為《序章“青春之我”》《立大志有理想“我們都是追夢人”》《明大德敢擔當“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能吃苦成大才“每個人都了不起”》《尾聲“奮斗有我”》五個部分講述,并將建黨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貫穿其中。
隨著主講人通過聲情并茂地講述、視頻再現、同期音頻播放等多種方式,一個個直擊人心的感人故事躍上大屏幕: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二人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生命;焦裕祿把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袁隆平一輩子扎根田野,實現了“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中國人手里”的豪言壯語……
活動現場,掌聲陣陣;思想偉力,激蕩整個校園。講述期間,東海三名奮斗同路人也紛紛結合自身經歷,通過視頻給學生送去寄語。東海籍著名作家徐則臣希望同學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勇敢追夢,做最好的自己;9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孫士進希望同學們珍惜當下的和平環境,心有繁星,沐光前行;“中國好人”陳繼祥希望同學們勇于超越自己,去書寫美好的明天。
“音樂+思政”的沉浸式課堂,不僅讓聆聽者找到情感上的共鳴,也切身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力量。“這節課非常精彩,通過‘音樂思政課’的形式,把永遠跟黨走這一主題闡釋的淋漓盡致。作為學生,我們要長成參天大樹,成為祖國的棟梁。”學生楊籽璨談起觀看后的感受。
“‘音樂思政課’融合到開學第一課這個創意很好,把黨的創新理論、共產黨人的精神與經典音樂和影視作品結合起來,用新穎的方式激發青少年愛國情懷,助力他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通過直播觀看的學生家長劉君說。
在主講人的帶領下,現場學生全體起立,面向國旗,舉起右拳莊嚴宣誓:“我是中國青年,我是祖國忠誠的兒女。今天面對國旗,我們莊嚴承諾,奮斗有我,讓人民更加幸福。奮斗有我,讓祖國更加昌盛。百年傳承,今日到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文明連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