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已如約而至,要愉快地在職場上恰到飯,這個趨勢得提前了解一下。
來自智聯招聘、脈脈、BOSS直聘等多家平臺的招聘大數據顯示,今年春招期間,招聘市場全面復蘇,數字經濟正成為新的就業增長引擎。人工智能成為人才求職活躍度最高的技術領域。
數據顯示,人才向數字經濟領域流動是今年春招的一大趨勢。從人才活躍度來看,人工智能、新文娛、在線教育等成為行業前三名;從就業競爭度看,排在前五的行業分別是:游戲、新生活服務、智能硬件、新教育培訓、電子商務。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車、游戲、智能硬件等領域的崗位供給明顯增多,是崗位供給增長最快的三個領域,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供給不足現象。
從人才流向看,科技大廠仍然承擔了數字經濟人才“恰飯”地標的角色。
字節跳動在今年的春招中,釋放出了14179個崗位,其中前端開發工程師、平臺研發工程師、后端工程師等技術類人才需求量旺盛。
騰訊今年的招聘力度也相當“給力”,目前騰訊的在招崗位為2639個,技術、產品類崗位需求占據前列。
剛剛宣布造車的小米此次釋放各類崗位超過2000個,百度則聚焦人工智能人才,招聘人數較去年上漲70%。
傳統行業領域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上漲。
截至3月底,多家銀行已經發布春季校招公告。今年信息科技人才是金融圈的“香餑餑”,過萬的科技崗“虛位以待”,其中中國銀行的需求量就超1200人。工商銀行在春招公告中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理工類專業人才的招攬,1000+科技崗位虛位以待。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各家銀行招聘的技術類崗位主要集中在云計算數據管理、產品研發、信用卡中心信息科技、金融大數據等。
另一個對數字化人才需求旺盛的傳統行業是制造業。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2月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9%、49.2%,兩年平均增長分別為10.2%、13.0%。新能源汽車,載貨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10%。
從智聯招聘的數據監控來看,制造業數據工程師等數字化崗位當前處于人才需求擴張階段,今春職位數環比增長超過10%。這一數據在浙江春季人才交流大會上也得到了驗證,460余家企事業單位共推出1.1萬個工作崗位,智能制造、大數據分析等人才最受用人單位青睞。
針對傳統行業爆發的數字化人才需求,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近年來,以銀行、制造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越邁越快,工農中建四大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均超過百億元。未來,技術會滲透到更多的生產和應用場景,信息技術人才在傳統行業所占比重還會進一步增加。”
此外,共享經濟平臺今春延續了就業“蓄水池”的角色。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報告顯示,目前有8400萬人通過網約車、外賣、直播等共享平臺提供服務,實現靈活就業,數量同比增長7.7%。
單志廣分析,數字經濟領域人才需求旺盛,一個大的背景是,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工業和信息化部3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6.6%。那么,對于這樣一個跑贏國民經濟增速的領域,你準備好簡歷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