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1年6月9日15:00
地 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 李子龍
發布人: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 張衛民
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處長 李運強
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副處長 相入麗
發布議題:介紹《2020年連云港市認證情況統計分析報告》和《2020年連云港市檢驗 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有關情況
李子龍: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歡迎參加連云港市認證和檢驗檢測情況新聞發布會。為了讓社會各界了解2020年全市認證和檢驗檢測工作情況,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介紹《2020年連云港市認證情況統計分析報告》和《2020年連云港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有關情況。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人員: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張衛民,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處長李運強,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副處長相入麗。我是市市場監管局新聞發言人助理李子龍,也是本場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
今天新聞發布會有三項議程:一是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認證情況統計分析報告》情況,二是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情況;三是解答媒體朋友現場提問。
首先請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張衛民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認證情況統計分析報告》有關情況。?
張衛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市場監管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市場監管工作的各位新聞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由我來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認證情況統計分析報告》。
一、2020年全市認證獲證基本狀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市認證證書總數量為3943張,證書涉及組織數1473家。2018年—2020年,全市認證證書總數分別為2903張、3569張和3943張,呈逐年遞增趨勢。三大認證領域證書數及占比分別為:管理體系認證2728張,占比69%;產品認證1135張,占比29%;服務認證80張,占比2%。
二、全市認證分布情況分析
(一)各認證項目證書數、獲證組織數情況:
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總數272張,獲證組織數為50家;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總數2728張,獲證組織數為2508家;服務認證證書總數為80張,獲證組織數為76家;自愿性工業產品認證證書總數為617張,獲證組織數為87家;食品農產品認證證書總數為382張,獲證組織數為248家。
(二)各縣區獲證總體情況
證書總數排名前三的縣區分別是海州區、連云區和東海縣,證書數分別為:1363張、670張和585張;獲證組織數排名前三的縣區分別是海州區、連云區和東海縣,數量分別為:449家、267家和236家。
(三)CCC認證各縣區分布情況
CCC認證證書數量最多的是海州區,為157張,占全市總數的58%,其次是東海縣、贛榆區和灌南縣,分別為33張、27張和25張。CCC認證獲證組織數量最多的是海州區,為19家,占全市總數的39%,其次是贛榆區、東海縣和連云區,分別為9家、7家和7家。
(四)CCC認證各領域分布情況
全市CCC認證證書中,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數量最多,為119張,其次是安全玻璃76張;獲證組織數量最多的領域是安全玻璃,共21家,其次是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共9家。
(五)CCC產品符合性申明情況
1.總體情況:我市CCC產品符合性申明只有低壓電器和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兩類產品,低壓電器聲明數199個,聲明企業數35家,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聲明數為1個,均為境內生產者。
2.各縣區CCC產品符合性申明情況:
(1)機動車輛及安全附件的申明企業在海州區。
(2)低壓電器CCC符合性申明縣區分布情況。申明數最多的縣區為海州區,共89個,占全市48%;其次為灌南縣25個,占比13%。申明企業數最多的是海州區,16家,占比50%;其次是贛榆區和灌南縣,均為4家,占比13%。
三、我市認證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證證書數量偏少。截至2020年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56.8萬戶,認證證書只有3943張,獲證組織數僅1473家。
(二)獲證領域分布不均。生產領域多,服務領域少;規模企業多,小微企業少。
(三)認證證書數量各縣區、板塊分布不均。比如:證書總數排名前三的海州區、連云區和東海縣,證書數分別為:1363張、670張和585張;排名后三的灌云縣、開發區和高新區,證書數分別為:220張、197張和47張。
(四)本地認證機構過少。目前認證機構在我市設置辦事機構的只有中檢集團連云港檢驗認證公司,其他發證機構均為外地機構。
四、我市認證發展建議
(一)拓展宣傳途徑,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二)指導縣區在優勢產業領域開展認證,同時注意縣區間的發展平衡。
(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取得相關認證,提升企業競爭力,提高政府的市場監管效能。
(四)適時引進認證機構,服務地方認證事業發展。
李子龍: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處長李運強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
李運強: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來發布《2020年連云港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分析報告》。
一、2020年全市檢驗檢測機構綜合情況
2020年我市獲得省級資質認定并進入統計直報系統的機構為134家,比2019年123家增長8.94%;從業人員3003人,比2019年2741人增長9.56%;儀器設備數17573臺,比2019年15387臺增長14.21%;總收入60733.6萬元,比2019年總收入52189.8萬元增長16.37%;總支出44923.6萬元,比2019年總支出49386.6萬元下降9.04%;出具檢測報告1658235份,比2019年出具檢測報告1263705份增長31.22%。
二、全市檢驗檢測機構基本狀況
針對我市獲得資質認定資質的機構,擬從機構法人屬性、縣區分布、專業領域、人員規模、檢測報告等5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法人屬性分析
2020年我市進入統計直報系統數據的134家機構中,從事檢驗檢測技術服務的獨立法人單位108家,占全部機構數量 80.60 %;非獨立法人單位26家,占全部機構數量19.40%。其中,企業86家,占比64.18%;事業單位37家,占比27.61%;行政單位6家,占比4.48%;其他機構(包含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組織機構等類型)共5家,占比3.73%。近三年事業單位、行政單位屬性檢驗檢測機構所占比重持續下降,企業屬性的檢驗檢測機構所占比重持續上升,企事業性質結構逐步優化。
(二)各縣區分布分析
2020年我市134家檢驗檢測機構中,海州區52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38.81%;東海縣22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16.42%;連云區18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13.43%;贛榆區12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9.00%;灌云縣11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8.21%;灌南縣10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7.46%;經濟技術開發區9家,占全市檢測機構數量6.72%。2018-2020年,海州區檢驗檢測機構數量一直保持全市首位,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較少,總體上各縣區數量始終保持遞增趨勢。
(三)專業領域分析
我市檢檢驗測機構134家主要涵蓋26個領域,基本實現連云港市重點發展行業全覆蓋。其中機動車安檢36家,建筑建材32家,建筑工程30家,環境監測29家,司法鑒定15家,衛生疾控15家,農林牧漁11家,綜合檢測10家,水質9家,公安刑事技術7家,司法鑒定7家,寶玉石檢驗鑒定7家,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5家,機動車綜檢5家,消防4家,防雷檢測4家,輕工3家,材料測試3家,機動車環檢3家,計量校準3家,國防相關2家,特種設備2家,紡織服裝、棉花2家,其他20家。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我市檢測機構專業領域主要集中在機動車檢測(含機動車安檢、機動車環檢、機動車綜檢)、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環境監測等傳統領域。
(四)人員規模分析
2020年我市檢驗檢測機構研究生以上學歷從業人員229人,占比7.63%;大學本科學歷從業人員1429 人,占比47.59%;專科及以下學歷從業人員1345人,占比44.78%。雖然我市本科以上從業人員占比高,但是高層次人才相對較少。我市檢驗檢測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海州區,研究生以上學歷從業人員108人,占全市47.16%;大學本科學歷從業人員694人,占全市48.57%;專科及以下學歷從業人員590人,占全市43.87%。2018-2020年,我市根據從業人員規模,檢測機構基本屬于中小型機構和微型機構。
(五)檢測報告分析
2020年我市檢驗檢測報告共1658235份,檢驗檢測報告收入為43196.4萬元,盡管2018-2020三年檢驗檢測報告收入同比均保持增長趨勢,但是檢驗檢測報告收入相對于報告份數增長速度較慢,每份報告的附加值在逐年減少。我市2018-2020年,海州區、連云區檢測報告數量與檢測報告收入均呈現遞增趨勢,贛榆區、灌南縣檢測報告收入隨檢測報告份數呈現正相關變化,東海縣、灌云縣在2020年檢測報告數量增加而檢測報告收入卻在減少。
三、我市檢驗檢測機構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檢驗檢測機構規模小,成長動力不足。2020年每家檢驗機構平均不到23人,平均新增儀器設備不到6臺,2020年度和上年度人均收入同比下降近30%。
(二)檢驗檢測機構領域和區域分布不平衡,能力發展不充分。我市檢測機構專業領域主要集中在傳統領域,如機動車檢測、建筑工程、環境監測占比就達近60%;區域方面主要集中在海州區,2020年機構數量52家,占全市近39%。能力發展不充分主要體現在不能滿足新興產業需求、高層次人才不足和科研能力不足三個方面。
(三) 檢驗檢測機構管理水平低,體系運行不完善。通過監督檢查發現,我市檢驗檢測機構目前普遍存在內部管理不規范、質量控制不到位、檢測結果描述不準確、體系文件的規定與實際運行脫節等問題。
四、我市檢驗檢測機構高質發展建議
(一)加強引導。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引導檢驗檢測機構合理設立,避免盲目設立。
(二)加大投入。檢驗檢測機構應固本強基,加大對從業人員培養投入,提高服務質量。
(三)加快轉型。引導傳統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積極轉型升級,以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
(四)抓住機遇。檢驗檢測機構要服務好“一帶一路”和連云港自貿區建設,爭取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實驗室。
李子龍:下面進行第三項議程,記者朋友們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記者:我想問一下企業如何申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
李子龍:這個問題請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副處長相入麗來回答。
相入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在CCC認證目錄中的產品,要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必須取得CCC認證。企業申請CCC認證,一般應提供以下文件:1.申請人的證明文件;2.總裝圖、電氣原理圖、線路圖;3.關鍵元器件和/或主要原材料清單;4.申請人需要說明的其他文件;5.申請人為銷售者、進口商時,應當向指定認證機構同時提交銷售者和生產者或者進口商和生產者訂立的相關合同副本;6.申請人委托他人申請《目錄》中產品認證的,應當與受委托人訂立認證、檢測、檢查和跟蹤檢查等事項的合同,受委托人應當同時向指定認證機構提交委托書、委托合同的副本和其他相關合同的副本。具體產品所需提交的技術文件可參見該產品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要求。
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商、進口商必須經國家認監委指定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CCC認證指定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名錄及業務范圍由國家認監委實時發布,企業可以在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cx.cnca.cn)上查詢。截至目前,CCC認證指定認證機構共36家、指定實驗室共250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列入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記者:請問企業要辦理江蘇省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要怎么申請?企業或個人在委托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服務時,如何查詢檢驗檢測機構檢測能力范圍?
李子龍:這個問題請市市場監管局認證認可監管處處長李運強來回答。
李運強:企業在申請辦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時,可以進入江蘇省檢驗檢測監管服務平臺網站(https://www.sujt.org.cn/#/Home/HomePage),點擊申報指南欄目中江蘇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網上審批系統,按照提示進行注冊申報。企業或個人也可以進入江蘇省檢驗檢測監管服務平臺網站(https://www.sujt.org.cn/#/Home/HomePage),點擊“查詢中心”,在對話框輸入要檢測的產品名稱或產品類別即可顯示全部具備能力的檢驗檢測機構,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檢驗檢測機構。
李子龍:記者朋友們,質量認證和檢驗檢測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希望記者朋友們共同關心港城質量認證和檢驗檢測工作發展,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大家!?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包翀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