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她是兩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獲得者,是“三八”紅旗手稱號獲得者;
她一副嬌小的模樣,卻從來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
她平日里安靜而不張揚,但講起技術來則神采奕奕、滔滔不絕;
如今,她正努力推動中國的核電技術“走出去”。
她就是中國第一位VVER女操縱員——周萍。
忘記時間的三年,只想把技術學到手
“那段時間我經歷了好多第一次,讓我最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看到一位外國教員只憑一根粉筆就邊講解邊畫出了整個變壓器的圖像,還包含了所有的問題分析……”
周萍回憶起那段輾轉多地的高強度核電技術學習生活,仍歷歷在目,這件事也為她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核工業人畫出了輪廓。
“那時候每天都過得很快,只是覺得從早自習一下子就到了晚自習。”那是周萍忘記時間,超越自我的三年,歸國后的她已完整掌握了核電運行知識體系,并成功考取了VVER型核電機組的操縱員執照。
這是一個終點,也是一個起點
對剛回國的周萍來說,作為一名核電教員,沒有培訓教材、沒有考評機制……想抄起課本教書是不可能的。
她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一起編制了數百萬字的操縱員培訓教材,建立了近4000題的試題庫,完成了近800學時的培訓課程,田灣操縱員培訓體系初步形成。
“這的確是一項艱苦持久的工作,但是困難從來都是要在團結和堅韌的力量面前低頭的。”有媒體這樣評論。
后來,她和她的團隊又開發了121門課程、編寫關鍵教材72本、制作3D仿真課件,培養了544名操縱員……培訓工作愈加臻善,她說:“培訓是一個終點,知識在這里匯聚,同時它又是一個起點,要將知識傳授給新人。”
講的清楚、經得起問
“要到工作現場去,而且不能只是走馬觀花。”周萍認為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如果沒有在現場經歷過具體的工作,就不能關注到知識的細節。
她經常和學員在課后討論問題,有的問題她會向各方面專家請教、會查閱資料,她說:“只有這樣才是對學員負責,自己也能夠更經得起問。”有其他電站來培訓的操縱員評論說:“在她的課堂從不擔心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她的課堂是有感染力的。”
“優秀的教員應該是能講的清楚、經得起問的。”這是周萍十多年在講臺上和講臺下對自己的要求。
走下講臺,走上舞臺
今天,中國核工業人秉承“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60余年不懈努力,中國逐漸成長為核能強國,核電也成為了國家“走出去”的名片之一。
周萍也被田灣選中,走下講臺,和她的團隊一起致力于將田灣優秀的核電技術推向世界舞臺。
她們沒有什么經驗可循,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這確實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可周萍說:“我是一名黨員,即使摸著石頭過河,也能看清目標和方向。”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憑著黨員身上的一股韌勁兒,她和她的團隊收集整理了田灣三大核心業務領域105項優秀管理、科技創新成果,她說:“這些是田灣20年底蘊的厚積薄發,我們的工作剛剛起步,因為田灣可以和世界分享的遠不止這些。”
周萍認為:自己干的是一番事業,而不是簡單的一份職業,她對待這份事業有感情,有堅持,有勇氣,面對學習的困難是這樣、面對開展培訓的困難是這樣,面對“走出去”的挑戰還是這樣。她說:“‘四個一切’不是口號,而是一種精神和行為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