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政府的幫助,感謝贛榆救助站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救助了我......”這是因疫情防控滯留在隔離賓館的張某國不斷重復說的一句話。
近日,贛榆區救助站發現,在全區開展行程史和接觸史摸排期間,家住淮南市田家庵區、患有肢體殘疾的張某國曾于2021年7月31日從揚州江都區來贛榆區一建筑工地打工,被排查出系高中風險地區人員,當晚即安排到區疫情防控隔離點集中隔離。經過詳細了解,張某國 2020年做生意,因經營不善,致使生意虧的血本無歸,欠下了大量外債無法歸還,賬戶、銀行卡、支付寶、微信等被查封凍結,妻子也因此與其離婚,現一個兒子跟前妻生活在一起,名下無房無車,僅靠自己外出務工來維持生計。剛到贛榆后,誰曾想又遇到了疫情,被集中隔離,身上僅剩105元現金,因無法支付隔離費用,致其滯留在隔離賓館內。
贛榆區救助管理站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與青口鎮政府和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對接,并深入了解求助人員隔離基本信息和現在隔離情況,得知其8月15日已隔離期滿,核酸檢測、體溫無異常,通行碼綠碼,可以解除隔離。救助站履行相關手續后,為其繳清了隔離費用,并打算為其購買車票返鄉。閑談之間,張某國面露難言之色,表示現在家里也沒有什么牽掛了,還欠了那么多的外債,還想到原來的地方繼續打工,以維持自己日后生計,償還自己所欠的債務,不能再給國家和政府添麻煩了。得知其訴求后,贛榆區救助站多方聯系到某建筑工地負責人,并安排專人當日護送至目的地。臨別時,張某國不停地重復著“感謝政府的幫助,感謝贛榆救助站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救助了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贛榆區救助站把“攜手相助、讓愛團聚”主題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效結合起來,拓寬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范圍,進一步做好流浪乞討人員安置照料、街面巡查、醫療救助、尋親服務、源頭治理和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期間,進一步拓寬尋親通道,利用“互聯網+”、“人臉識別”等科技手段,又為2名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人員尋找到親人和家庭,待疫情結束后,護送返鄉。(通訊員 邱夢建)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審核: 王夫成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