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 莊婷婷 蔡廷銀
【報告內容】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落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堅持“人物同防”,加強重要時段、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進口冷鏈食品貨物等閉環管理,防范化解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阻斷疫情內部擴散。加強高風險人群疫苗接種等防護工作,嚴格管控聚集性活動,確保不出現規模性疫情。加快發熱門診、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全方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權威解讀】周偉(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面對國際國內嚴峻復雜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我們要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策略,落實“四早”要求,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一是嚴密防范境外輸入疫情。嚴格落實“人物同防”,強化入境人員、口岸水路船舶、進口冷鏈食品及貨物等全過程閉環管理措施,嚴把各環節關口,壓實各鏈條責任。二是堅決防止境內疫情反彈風險。密切關注國內疫情形勢變化,精準摸排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連人員,落實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等措施,確保一個不漏。三是全面加強社會層面防控。織密織牢社區防控“網格”,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嚴格聚集性活動管控,原則上取消集體團拜等室內聚集性活動,從嚴從緊審批管控各類室外聚集性活動。電影院、網吧、浴室等接納消費者人數不得超過滿額接待人數的規定比例。引導公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出入各類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配合測體溫、查驗健康碼,身體不適及時就醫。機關企業單位工作人員帶頭就地過節,引導群眾在市內就地過節,務工人員錯峰返鄉返崗。四是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 徐黎一 嵇大偉
【報告內容】高標準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狠抓化工和?;?、道路運輸、海上作業等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防控,加強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全面完成化工園區整治。持續整治非法違法企業,抓好常態監管,嚴防死灰復燃。
【權威解讀】方念軍(市應急管理局局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用了較大篇幅對高標準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進行部署,措施有效針對性強。其目的,就是在我市2020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大幅下降的基礎上,繼續實現“雙下降”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扎實推動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踐行“爭當示范、爭做表率、走在前列”重大使命、開創“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新境界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這充分體現了市政府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擔當與決心。
2021年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要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續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全力防范重大安全風險。二是持續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進一步夯實行業領域安全基礎。三是持續優化工作機制,有力支撐專項整治向縱深推進。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 徐黎一 陳怡安
【報告內容】整合應急搶險救援資源,增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夯實基層基礎,做好經驗總結推廣和制度提升,創建省級安全發展示范城市,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權威解讀】方念軍(市應急管理局局長):一方面,將持續提升全市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加快組建綜合行政執法隊伍,配齊配強基層監管執法專業力量,提升監管執法能力。發揮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等社會力量作用,繼續推動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安全科技提升,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防控。統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大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力度,推進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加強安全生產領域誠信體系建設,落實聯合懲戒和黑名單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將全面啟動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以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細則為標桿,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和風險防范的系統性。在創建過程中,堅持在科技支撐、安全管理、文化建設三個維度形成合力,構建綜合性、全方位、系統性的城市安全發展體系,落實城市安全管理安全生產責任,形成健全的城市規劃和安全標準體系、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管理體系及城市重點產業安全升級體系,不斷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強風險防范和平安建設
□ 史衛平 常瑞
【報告內容】著力防范化解各種風險,依法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加強政府隱性債務等領域風險排查化解,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規范招商引資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尊重市場規律,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避免因個人意志和盲目決策產生風險隱患。深化“一委三會”治理。提升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加強城鄉社區治理,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港城。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權威解讀】張孟(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聚焦“獲得感”,做平安建設“加法”。把大數據安全作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基礎性工程,建立高效統一的數據安全風險報告、情報共享、研判處置機制,健全網上網下一體化打擊機制。搶抓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契機,深入推進“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具有時代特征、連云港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深入開展護航“產業強市”活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套路貸等經濟領域犯罪,建立金融犯罪和金融糾紛專業化辦案機制。
聚焦“幸福感”,做平安建設“乘法”。搶抓“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國家級重大戰略機遇,建立體現連云港特色的海外利益保護和法律服務工作機制。探索推行“一委三會”社區自治新模式,構建“群眾問題由群眾解決”的新機制,讓社會組織的“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持續擦亮灌河流域環資審判“灌南模式”品牌、海洋生態保護“連云港經驗”,用法治助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聚焦從嚴治黨,做平安建設“除法”。以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緊盯“有黑無傘”“黑大傘小”涉黑涉惡案件,深挖漏網之魚,傾力打造政法鐵軍。健全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機制,深入開展“執法辦案質量源頭治理工程”,集中整治“六大頑瘴痼疾”,積極傳承“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建立完善源頭治理體制機制,開展涉法涉訴信訪“百案攻堅”,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總值班: 王夫成 朱 萍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