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區墟溝街道總工會 陳子云
【連網】 談起家鄉的古鎮,像推開一扇沉重的木門,“吱呀”一聲。那滿地梧桐的古鎮,在心頭激起層層漣漪。
這是個令人怦然心動的古鎮。它被歷史撫摸過,勝利路49號,在那個風云動蕩的民國時期名曰“上海大旅社”。它目睹并經歷了日寇的戰火,其后又被港城第一任市長張振漢買下,成為連云港市政廳。在歷史的折磨下,勝利路49號已是風中之燭。門檐上“招待所”三個字風化得不知今夕何夕。窗旁愛奧尼式的柱子以殘破之軀陪伴著孤獨的49號。門前的梧桐樹也為它平添了一份冷清。不見昔日的雄姿英發,但見今日的風燭殘破。歷史卻偏愛這里,為了讓49號的英姿再現,政府已出臺了對49號維修政策,所以靜等花開。
它被安好問候過,老火車站曾是隴海線的一部分,運送過無數的貨物。后來隨著港城經濟的突飛猛進,技術的不斷提高,舍棄了這段鐵路。人們不再在意這個昔日的大功臣,荒草如星星之火,很快侵占了這里。等人們恍然間回想起這里時,發現曾經喧鬧擁擠的火車站被荒草吞噬。老火車站里寂靜的只聽到荒草啃食這里的聲音。在政府的重新修整下,才有現在的面貌。車站幡然一新,鐵軌上的綠皮火車隔著漫長的時光,再次發出“嗚—哐當哐當”聲。沿著鐵軌漫無目的地走走停停,相聚時的熱淚盈眶、分別時的離愁別緒、滿載貨物的欣喜若狂,這些都是舊時光里的愛恨情仇。如今幻想著這里發生的一幕幕,感到現世安穩,歲月安好。
它被安穩眷戀著,走在古鎮的青石板上,穿梭在梧桐樹下,感受著民國時磚塊帶來的凹底不平、低矮的小樓、傳統的小作坊,訴說著自己關于時光秘密。一縷咸而溫暖的海風拂過臉頰,硬漢也能被撩動心中的柔軟之處。走街穿巷間,店鋪里時不時傳出陣陣悠遠的的叫賣聲,在幽長的老街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當然還有那撲面而來的香味,勾著你的胃,讓你不愿走,涼粉的晶瑩剔透,入口滑爽、海鮮的麻辣在舌尖爆開。盡管商業街已經在古鎮里開始建設,但那濃濃的生活氣息一直在跳動,充滿了暖暖的市井味道,是一個人間煙花的所在,是一個活著的古鎮。不管你是早已厭倦了高樓林立的上班族,還是早已習慣了自由的浪子和旅行者,在這里都能找到難得的安穩靜謐感。或許你會覺得這座古鎮顯得有點破敗,但這里的一磚一瓦都經歷了上百年的沉淀,散發出別樣的韻味。
連云古鎮雖沒有烏鎮、西塘那般靈秀,也沒有平遙、歙縣那般規模宏大,更沒有鳳凰、麗江那般商業。它有的,只是一種淡淡的、純粹的、令人迷戀的生活氣息;它有的,只是低調的美,任何言語都是慘白的,只需要安安靜靜地感受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