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寒冬時節,沒有了春夏秋季的繁忙,村民紛紛走進農家書屋,品味農閑時節的閱讀時光。一間小小書屋,成為連云港海州區洪門街道新莊村男女老少的文化家園。
村民的“思想明燈”
近年來,洪門街道充分發揮農家書屋陣地平臺作用,圍繞不同人群,廣泛開展農技培訓、未成年人假日課堂、理論宣講、經典朗誦等主題閱讀活動,引領村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多措并舉打造“書香洪門”。洪門街道針對新莊村和洪門村2所農家書屋,全面推進農家書屋規范化建設運行,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農家書屋提檔升級等,提升閱讀環境和服務功能。
2020年以來,農家書屋增置書籍、報刊2000余冊,并制定農家書屋運行監督機制。同時,農家書屋嚴格落實每周開放不少于5天、每天開放不低于6小時的要求。街道還明確專人負責農家書屋日常開放運行監督,并將督查結果納入村(居)意識形態工作考核。
農家書屋以村民閱讀需求為導向,合理選擇和配備符合農業生產規律和村民生活特點的書籍,還把抗擊疫情、文明家風、法治建設等知識講座搬到農家書屋內,組織村民收聽、收看“云直播”,進一步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力開展。
村民的“文化糧倉”
江蘇連云港洪門街道堅持以閱讀活動推動村民群眾讀書、用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活躍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群眾的“文化糧倉”。
此外,江蘇連云港洪門街道還大力營造閱讀氛圍,結合全民閱讀、世界讀書日等活動,在農家書屋張貼海報、懸掛宣傳標語橫幅,邀請理論宣講團、文化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共同參與農家書屋活動,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村民的“致富金屋”
江蘇連云港洪門街道將各項工作與農家書屋進行整合,立足打造“農家書屋+”,組織開展經典朗誦、紅色故事會、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和交流讀書心得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閱讀活動真正深入基層、惠及百姓,筑牢農家書屋傳播科學、文化、教育知識的重要陣地。
“在農家書屋,我們不僅能學到種植、養殖知識,還能找到脫貧致富的門路。”在江蘇連云港洪門村的農家書屋內,吳來華一邊翻閱資料,一邊高興地說。自從村里有了農家書屋,他就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去村里看書,如今,他承包的160畝“藕蝦混養”生產基地,一年毛利潤達40多萬元,每年到采蝦、采藕時節,吳來華都會找來村里10多名低收入戶來“幫忙”,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洪門街道已開展2場農家書屋主題閱讀活動,4場新時代鄉村閱讀季閱讀活動,20余場農家書屋專題活動,“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風尚和濃厚氛圍已經形成,農家書屋已成為廣大村民拓寬視野的“充電站”和“休閑角”。(通訊員 徐歡 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