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臧明宏 金麗麗) “剛開始,為補公司財務增值稅進項缺口,虛開了一部分增值稅發票,嘗到甜頭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我被刑事拘留期間,我的企業沒了主心骨,這段時間我一直開展生產自救,現在檢察機關決定對我不起訴,我終于放心了。”一家企業負責人陳某鄭重地從檢察官手里接過不起訴決定書,長舒了一口氣。近日,連云港贛榆區檢察院通過蘇魯邊界跨區域檢務合作平臺,對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山東臨沂市蘭山區10家民營板材企業及其10名企業負責人舉行公開聽證,并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檢察機關對涉案10民企不起訴宣告現場)
2016年9月至今年5月,山東10家民企從江蘇某糧油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糧油公司)購買面粉用于膠合板材,為抵扣應繳稅款,通過資金回流方式,在該公司開具多于實際交易數額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涉案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價稅合計2997余萬元,稅額280余萬元。
今年10月23日,公安機關以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將糧油公司及上述10家民企共11個犯罪嫌疑單位和12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贛榆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本案牽涉民營企業較多,且跨越蘇魯兩地,贛榆區檢察院堅持“平等保護”理念,在審查案件事實及證據的基礎上,重點開展辦案影響評估工作。
(檢察官深入涉案民企開展調查)
贛榆區檢察院依托《蘇魯邊界跨區域檢務合作框架協議》,協同涉案企業所在地檢察機關,實地調查涉案企業納稅情況和行政處罰記錄,了解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原因、企業經營現狀以及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經走訪得知,該10家民企均是實體企業,且在正常運營中,如果企業及負責人被判處刑罰,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召開對涉案民企不起訴聽證會)
11月19日,贛榆區檢察院組織公開聽證。承辦人介紹了每家企業的涉案稅額、認罪認罰情況,以及10家民企共計補繳應納稅款及滯納金300余萬元的情況,就對10家民企及其負責人相對不起訴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偵查人員、律師代表意見。結合聽證意見和犯罪情節,檢察機關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額巨大、以虛開發票為主要業務的糧油公司和2名負責人依法提起公訴,對10家民營企業及其10名負責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為進一步鞏固保護民營企業的實際效果,近日,贛榆區檢察院檢察官前往涉案企業所在地,與臨沂市蘭山區檢察院共同舉行不起訴集中宣告和訓誡儀式,并向該院移交相關文書,委托當地檢察機關對10家民企進行跟蹤回訪并反饋,確保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好”。與會的稅務部門、工商聯、地方政府、企業家代表們紛紛表示,檢察機關“服務民企既有力度又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