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晶晶 呂業茂
“因歷史遺留問題,不動產證辦理難”“環評手續報批時間較長”“項目已經兩年了還未能開工”“項目區域內交通條件差,施工進場困難”……近日,一場由縣委書記、市縣政協委員、園區企業代表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協商議事會,正在連云港灌南縣經濟開發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舉行。
(協商議事會現場)
灌南縣經濟開發區作為灌南經濟發展的前沿、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工業項目的集聚地。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推進和經濟開發區成功創成省級開發區,賦權到園區、更便利地為園區企業服務,變得越來越緊迫。經濟開發區政協工委圍繞“加快開發區賦權和容缺預審機制落實”課題開展調研,組織了這場“火藥味”十足的協商議事會。
“加快賦權到園區,盡快做到能放則放、應放盡放”“在開發區設立集中審批點,就近服務企業”“完善項目審批容缺預審機制,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打造一支專業、高質量的幫辦服務隊伍”……議事現場,委員與企業代表紛紛建言。
(與會人員在協商議事)
“此次面對面協商議事活動準備充分,委員和企業代表都做了發言,與會的部門也做了回應,可以說很尖銳、很有‘火藥味’,相互之間都沒有留情面,真正體現了政協委員聯系企業家、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這場協商議事會真正開出了實效!”灌南縣委書記任瑜說,“結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鄉鎮、園區賦權,建設一支高質量審批隊伍,真正做到放得下、接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要追求高質量,把好每一關。”
“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一起找到解決之道,達到‘消除痛點、解決難點、疏通堵點’效果,真正把‘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打造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灌南縣政協主席楊以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