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口袋公園認養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張孔生 攝
工作之余的閑暇時光,在自己的小花園里給花草澆澆水、施施肥、做做造型,是一件愜意的事。沒有私家花園怎么辦?沒關系,可以認養口袋公園。記者昨天了解到,揚州市廣陵區政府投資建設的51個口袋公園中,如今已經有16個被100多名志愿者“組團”認養,在化解政府公園管理和維護難題的同時,這些市民也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花園”。
周末,蔡揚、李崢嶸、馬祥生、江順林、張偉業五個小伙子相約來到育英巷口袋公園,把花苗移植到花圃里,同時為花草樹木澆水、施肥。他們怎么會對口袋公園感興趣?原來,這5名志愿者來自揚建集團項目部,育英巷口袋公園就是他們認養的。“一聽說口袋公園招募養護志愿者,我們就報名了。”團隊負責人蔡揚說,隨著各類公園的建設,揚州越來越美麗,“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公園永遠美麗。”
據悉,目前認養口袋公園的100多名志愿者,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讓家門口的公園更美麗。
“花香揚州”志愿團隊的園藝志愿者郭曉寧一家四代五口人認養了彩衣街口袋公園,一有空,他們就會來打理。郭曉寧92歲的公公劉霞龍每天兩次為花木澆水,忙得不亦樂乎。彩衣街口袋公園被認養前,以灌木草皮為主,里面還有不少垃圾。郭曉寧一家接手后,對口袋公園進行了清理,根據季節變化種下花苗,同時澆水、施肥、打藥、除草,讓口袋公園面目一新。
作為揚州全市公園體系建設的重要區域,廣陵區從2016年以來,采取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方式,在古城區規劃布點了51個口袋公園,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讓廣陵成為有口皆碑的“城市客廳”。
“2018年10月,廣陵出臺了《廣陵區公園養護管理辦法》,率先實現了公園養護的制度化。”揚州市廣陵區負責同志介紹說,為凸現公園管理的多元主體和科學效能,廣陵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因地制宜、市場運作”原則,構建了“責權明確、監管分離、橫向到邊、縱向到人”的養護管理體制。
“在口袋公園管理養護上,一方面,因其‘小、多、散’特點,光靠政府‘唱獨戲’顯然不夠;另一方面,廣大園藝愛好者有著參與公園建設的夢想。”該負責同志表示,為此,在“花香揚州”團隊的建議下,廣陵啟動了“花香揚州”口袋公園認養活動,招募園藝志愿者,既為口袋公園提供更加細致專業的志愿養護,也讓志愿者當“護園使者”的夢想成真。
“花香揚州”團隊致力于推廣綠色文明的園藝生活,學習科學先進的園藝知識,傳播分享現代園藝理念與成果。團隊負責人孟瑤說,美麗的揚州,自古就是一座花香之城。隨著家門口的公園越建越多,如何維護好公園,讓公園保持美麗底色,成為他們思考的問題。認養口袋公園的倡議發出后,首批即有13個口袋公園被認養,后來又有3個口袋公園被認養。在志愿者的精心呵護下,這些口袋公園里的鮮花、樹木都茁壯成長,風景越來越好,成為附近居民休閑、賞花的好去處。
揚州發布記者 張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