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為促進外貿穩定健康發展,江蘇日前制定《江蘇省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實施方案》。
此次出臺的《方案》,從優化口岸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口岸監管和規范口岸收費等四個方面,提出24項務實有效的舉措。其中包括推廣"提前申報""先驗后檢",提升口岸查驗智能化水平,推進通關全流程無紙化,加快時效性商品通關速度等。目前在江蘇不少口岸,已率先實現《方案》中提出的要求。在南京祿口機場的通關口岸,海關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牛奶進行快速檢驗。一套智能化"單兵系統",可以讓海關人員獨立完成整個通關查驗流程。
南京祿口機場海關查驗科關員於淋說:“我現在手上的單兵系統,集成了企業的報關信息,包括清單、貨物的信息,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現場的無紙化操作。”
根據《方案》要求,對于這類時效性生鮮產品,企業可以提前預約通關,這樣貨物一到就可以"即報即查即放",大大提升了通關效率。
匯鴻國際集團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十部經理朱毅告訴記者,比以前要節省十幾個小時,現在最快半個小時就可以辦理通關,因為我們是短保質期商品,節省的時間對我們生鮮產品是特別寶貴的,可以多一天的售賣期。
截至今年三月,南京關區進口和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54%和69%,提前完成國務院下達的任務。此次出臺的《方案》還提出,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降低進出口企業成本。要加快推進電子口岸建設;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公開口岸作業時限標準;全面實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開公示制度……爭取2021年底前,初步實現口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
南京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李劍華表示,將繼續壓縮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全面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的應用,2019年在主要業務領域要實現100%全覆蓋,助推江蘇打造國際一流的口岸營商環境,全面提升江蘇對外開放的競爭力。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馮源 康健 編輯/劉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