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要不是參加了保育員培訓,要不是你們一對一幫扶,我肯定進不了幼兒園,真是太感謝你們啦!”徐霞感激地說。徐霞家住南通市港閘區華景新居11-204,去年5月28日,失業的徐霞在勞動保障工作人員鼓勵下,參加了為期11天的保育員培訓班。培訓結束后,參加了統一考試,并取得保育員證書。去年8月初,在得知陳橋中心幼兒園招聘保育員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知徐霞,徐霞最終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一名幼兒園保育員。其實,在港閘區,像徐霞這樣通過精準化職業技能培訓成功就業的失業人員不在少數。
近年來,南通市港閘區人社局將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列入區政府《業成港閘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面向區內城鄉失業人員、失地婦女等重點群體,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政策,推行富民培訓課堂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全力打造家門口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素質,推動致富增收邁上新臺階。
街道保障站指導失業人員填寫培訓需求調查表。
突出需求導向,實施“清單式”登記
茶藝師、評茶員、育嬰員、西式面點師、美容師、面包烘焙、母嬰護理、花卉栽培、服裝縫紉、手工編織,港閘區人社局堅持需求導向,制定了15個職業技能培訓工種清單,依托全區基層勞動保障平臺,發放5000多份富民培訓登記表,開展培訓意愿登記,力求精準把握城鄉失業人員的培訓需求。
同時,通過微信平臺、網絡媒體、村居走訪等多形式,廣泛宣傳富民培訓課程,征詢富民培訓建議,做到“一個不少、一戶不落”,讓每一位有培訓意愿的失業人員能夠自主選擇培訓課程,讓培訓更加接地氣、貼需求。
茶藝師初級職業資格培訓
對接區域特色,實現“家門口”學技能
“沒想到,在家旁邊就能參加這么高質量的技能培訓!”參加保育員培訓的37歲的高店社區失業人員付女士如是說。為了因地制宜地開展培訓,港閘區人社局根據各街道產業特色及不同需求,在有條件的街道、社區、企業、創業孵化基地,開設“富民培訓課堂”,讓每一個有培訓意愿的城鄉失業人員都能夠就近免費參加技能培訓。2018年4月20日,港閘區富民培訓課堂模式在永興街道越江社區富民合作社啟動,受到了大批城鄉失業人員一致歡迎。
依托富民培訓課堂,引入區、街道、培訓機構三方聯合辦學機制,鼓勵、扶持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及具有傳統技藝技能大師或非遺傳承人,對接區域產業特色,提供優質培訓項目,開發公益培訓課程,向街道產業特色、用工需求、培訓需求、市場就業集聚。港閘區人社局在港閘開發區越江社區富民合作社、唐閘鎮街道高店社區百盛家政、陳橋街道天璽花園社區等場所建立了6個各具特色的富民培訓課堂,開展了家庭服務業、傳統技藝技能、現代服務業等職業工種的富民培訓,傾力打造一街區一特色的富民培訓載體。
美發師初級職業資格培訓
面包烘焙專項職業能力培訓
實施訂單培訓,促進“一體化”就業
富民培訓課堂開班以來,港閘區人社局先后與南通百盛家政服務公司、富美帽業等企業簽訂訂單,舉辦培訓后小型招聘會10多期。永興街道參加西式面點培訓的小朱,培訓結業后有強烈的就業意愿,其所在的節制閘村社區保障站工作人員,及時為其對接就業崗位,幫助其成功應聘到歐尚超市面點房工作。就業處工作人員介紹說,依托富民培訓課堂,港閘實行在了培訓前落實訂單、培訓中解讀政策、培訓后就業幫扶的訂單式培訓服務。同時,引導街道與企業深入對接,充分發掘區域企業及市場需求簽訂培訓訂單,建立培訓與市場、培訓與就業、就業與扶持三級培訓扶持機制,實現培訓與就業的一體化。
面包烘焙專項職業能力培訓
保育員中級職業資格培訓
據了解,2018年,港閘區人社局舉辦富民培訓班22期,為全區1194名重點群體提供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涉及茶藝師、評茶員、育嬰師、保育員、西式面點師、面包烘焙、母嬰護理、花卉栽培、美發師等職業工種,培訓取得初級國家職業證書770人,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68人,專項職業能力證書189人;形成開發區越江社區富民合作社、唐閘百盛家政服務、陳橋失地婦女培訓等富民培訓課堂特色載體;幫扶938人走上就業崗位,其中失地失業婦女653人,努力實現培訓一批,就業一批的目標。富民培訓課堂成為學習就業技能的“主陣地”、優質培訓資源的“集聚地”、提供就業扶持的“新平臺”、實現培訓就業的“補給站”、促進培訓富民的“生態圈”,讓群眾憑技能實現家門口就業,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
今年,港閘區人社局將進一步扎實推進富民培訓工程,做強各街道富民培訓課堂品牌和特色,推出“富民培訓服務包”,切實增強培訓與需求、市場、就業的有效銜接,為有培訓意愿和就業需求的城鄉勞動者提供包括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政策服務、崗位信息推薦等“一體化”培訓服務,促進勞動者就近就地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楊玲玲 顧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