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政府工作報告原聲
2018年工作回顧
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減稅降費、補短板調結構。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范圍,出臺鼓勵研發創新等稅收政策。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
2019年工作任務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抓好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實。
這次減稅,著眼“放水養魚”、增強發展后勁并考慮財政可持續,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是完善稅制、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
南京答卷
去年全市減免稅收近600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我市積極落實國務院減稅降費等政策,全面落實各項稅收減免591.8億元,辦理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21.1億元,辦理出口退稅209.2億元、免抵調庫33億元。
同時,我市精準實施各稅種政策。全面落實增值稅改革三項新政,惠及全市14.4萬戶一般納稅人,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期末留抵稅款21.1億元。全市超過36萬人完成年所得12萬元自行申報。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31.48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54%。加強對全市207戶“走出去”企業政策宣傳服務,組織非居民企業收入21.54億元。加強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累計辦理房土兩稅減免7.17億元。
納稅人滿意度全國省會城市第二
在積極落實國務院減稅降費等政策的同時,我市還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是重點工作之一。市稅務局積極落實去年9月4日市委市政府發布的《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全市各辦稅廳實現“一廳一人一窗”服務,推進新辦戶套餐服務,優化稅務注銷程序,大幅縮短納稅人辦稅時限。認真落實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非接觸式辦稅比率達88%。整合市區兩級特服號咨詢熱線,實現 “一鍵咨詢”。全年熱線咨詢171.3萬次,語音咨詢接通率達87.93%。提升投訴處理工作水平,組織辦理市政府12345工單8271件,按時辦結率99.95%,綜合滿意率96.88%。
同時,市稅務局積極開展走訪幫扶服務。組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主題服務月活動,為602戶小微企業解決問題174個。開展民營企業大調研大走訪,現場為185戶民營企業解決問題169個;拓展稅收增值服務。開展稅郵合作,辦理發票郵遞配送61.4萬戶次。深化稅銀互動,為中小微納稅人授信15.3億元。
前不久,在機構改革后總局組織的首次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市稅務局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名。在全省稅務系統的績效考評中,市稅務局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涉企減費23.6億元,社保減負45億元
除了稅收減免,我市還多措并舉幫助企業降費降本,涉及原市物價局、市財政局、市編辦、市商務局(口岸辦)、市交通局、金陵海關等多個部門。
比如,實行政府定價的收費清單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出臺的取消、停征、免征、降低收費的各項減負政策。進一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以及政府基金項目,出臺年度分類收費清單,并向社會公示。凡未列入收費清單或未經省、市政府批準的收費項目,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及相關委托機構一律不得擅自立項、向企業收費。
清理中介服務收費。中介服務機構由企業自主選擇,不得利用優勢地位強制服務、強制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少服務多收費。開展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收費清理,逐步實現市級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對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中介服務“不再收費”。
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推動中歐班列穩定開行,給予相應政策性扶持,加快鐵海聯運物流通道建設,推動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落實國家和省“綠色通道”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落實取消船舶港務費等費用,努力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等。
據統計,去年,全市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降低企業用電、用地、制度性交易成本,共涉企減費23.6億元;穩定社保繳費方式,落實困難企業緩繳社保費政策,共減輕企業負擔45億元。
今年小微企業將獲更大稅收優惠
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新推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突出體現了“三擴大三加力”。政策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經測算,今年該政策涉及我市46萬戶小微納稅人,占全市小規模納稅人的91.8%,預計新增減稅26億元。
其中,“三擴大”更加彰顯了減稅的普惠性。一是進一步放寬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至10萬元。二是進一步放寬了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將年應稅所得額從100萬提高至不超過300萬元;將從業人數從原80人(非工業)、100人(工業)提高至不超過300人;將資產總額從1000萬元(非工業)、3000萬元(工業)提高到不超過5000萬元。三是進一步放寬了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范圍,將初創科技型企業條件中的從業人數不超過200人提高到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3000萬元提高到均不超過5000萬元。
“三加力”更加彰顯了減稅的實質性。第一個“加力”是增加相關優惠稅種。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提高增值稅免稅標準的同時,我省按最高50%比例減征6個地方稅種和2個附加,優惠覆蓋了小規模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主要稅種;第二個“加力”是實行減半再減半優惠。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和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實際稅負分別降至5%和10%。第三個“加力”是疊加享受優惠政策。已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稅及附加優惠政策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還可疊加享受本次地方新出臺的減征優惠。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重大舉措,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后勁。”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根據相關工作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有針對性便利化服務措施,打好政策惠民和服務便民“組合拳”,讓納稅人和繳費人享受到政策紅利和辦稅便利雙重獲得感。
企業和園區感受
發展信心更足了將加大研發投入
智能制造國企——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周建華:增值稅稅率從16%降低到13%,根據2018年繳納增值稅同比測算,稅率減低3%,中車浦鎮一年可減少3800萬元的稅收成本。這次增值稅稅率降低,大減稅甘霖落地制造企業,是一次向實體經濟的實質性讓利,讓轉型企業可以輕裝上陣。“減稅對于我們最直接的效果是降低了企業的成本,這樣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資金向智能制造研發上投入。”去年,中車南京浦鎮公司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億元,減免稅款1000多萬元。
民營企業——
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李箕紅: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對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去年高淳陶瓷實現內銷1.7億元,上繳增值稅350萬元,按照增值稅稅率下降3%測算,預計將至少節稅65萬元。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近年來隨著用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再降3個點,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今年減稅措施的含金量很足。我們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臺資企業——
臺積電(南京)項目財務負責人陳厚元:一大早,我就捧著手機看全國兩會直播。聽到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時,我非常興奮。今年將制造業等行業由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大大降低企業在進口和采購原材料環節因繳納增值稅而產生的成本,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這對于我們進一步開拓市場意義深遠。享受了減稅降費的利好,我們將會有更多資源投入研發和制造,把產品做得更好!
外資企業——
艾歐史密斯公司相關負責人財務總監楊芙蓉: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是艾歐史密斯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遇到的第二次增值稅大規模降稅。第一次增值稅大規模降稅是2018年,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去年稅率降低,艾歐史密斯享受的稅收優惠達3000萬元。本次降稅力度更甚,如果經營狀況和計稅口徑相當,艾歐史密斯今年的減稅規模將達9000萬元。艾歐史密斯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落戶南京以來,一直受到南京稅務機關在各方面的指導和幫助,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方面的政策,讓公司獲得了真金白銀的稅收支持。僅2018年,艾歐史密斯公司就享受到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超200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超7000萬元。
開發園區——
徐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財務處處長戴凌:今天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刷屏了!園區的企業微信群好久都沒有這么熱鬧了。特別是總理說到增值稅稅率降低時,大家都很激動。增值稅稅率再次下調,對于園區內一些技術和醫藥企業來說,是實打實的利好。去年,園區增值稅入庫金額是6.59億元,預計減稅政策落實后,今年全年增值稅減稅規模將在1000萬左右。省下的錢,企業可以用于資金流轉、擴大生產線和加大研發費用。政策紅利將為企業注添活力,助力園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更優更好的創業創新生態體系。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鄒偉 范杰玉 通訊員 林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