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首先是人的振興。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社會新聞部推出一組“返鄉記”,從返鄉支教的鄉村教師、甘愿返鄉當農民的大學生、帶頭致富的新鄉賢等人的視角,描繪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新變化,探索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創業是人生最精彩的華章,鄉情是尋找故土的橋梁;
當創業的方向沿著鄉情的方向行走,一路播撒的將是宜人的芬芳!
26歲的寧家鑫,新沂市靈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便是播種芳香的一顆種子。
“首屆返鄉創業之星”頒獎典禮上的寧家鑫
“第一個走上‘首屆返鄉創業之星’頒獎典禮舞臺,我覺得特別自豪!”92年出生的寧家鑫,說起年前的那次頒獎典禮,至今仍沉浸在喜悅之中。
2月5日,新沂市舉辦“首屆返鄉創業之星”頒獎典禮,最年輕的寧家鑫第一個走上了高高的領獎臺。“人越是在年輕的時候越喜歡外面的世界,而且你在外地的企業做得也非常好,為什么會選擇回來創業呢?”
面對記者提問,年輕的寧家鑫不假思索:“首先我覺得創業是我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方式。另外,我的家鄉新沂真的是創業天堂。我創業所在的墨河街道給予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和鼓勵。我很感激他們,更覺得這里就是我的根,我從這里出發,又回到這里來,我感到很驕傲和自豪!”
創業的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2013年10月大學實習期,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去找工作實習,寧家鑫走在人生十字路口,迷茫而不知如何選擇。但他不甘心,想做點事情。一個機會讓他了解到專做家具的“淘寶村”沙集鎮。
“朋友向我訴說那里的傳奇,讓我激動不已,于是想去探個究竟。走在大街小巷,那里人談論的都是關于電商的事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拉面館40多歲的大叔,一邊做拉面,一邊向我炫耀著今天網銷的戰績。讓我吃驚但卻增長了我的信心:一個40多歲大叔都可以?為什么我就不行!”
“在沒有告知父母的情況下,我透支了一年的學費作為創業啟動金。朋友出于對我的信任,也拿出自己的學費交給我,就這樣‘靈感電子商務’的前身成立了。”
“為何用‘靈感’二字?”面對提問,小寧微微一笑:“我的微信號名字是‘靈感來自香煙’”。他說,取這個名字,就是提醒自己,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創造力,要發現不同的風景,走一條有特色的創業之路。
創業的艱辛不言而喻。白天他和工人一起在廠里干活,了解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晚上回到住處,他潛心鉆研店鋪運營。他不斷鼓勵自己:“因為想改變,所以必須沉淀。”
經過半年時間的創業探索,小打小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后,他才敢把事情告訴家人。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家人幫助他貸款10萬,開了廠房,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沙集創業生活。
“因為周邊都是創業前輩,在開廠初期,我把他們當作目標、偶像,幻想著什么時候能像他們一樣。”他每天深夜學習他們運營思路,學以致用,慢慢縮小差距。
“兩年的沙集生活對我學習沉淀和個人能力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我返鄉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底,我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因為自己是外地人,沒有更大的廠房,加之企業人才的流失,創業進入了一個天花板。于是我想到了家鄉新沂。”
他回到家鄉考察,前前后后二三個月。“我發現,近年來家鄉基礎和配套設施逐步成型,大型的物流園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倉儲、物流、原材料等方面擁有沙集所不具備的優勢條件,主要是政府對于創業青年的重視,讓我決定返鄉創業。”
新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秀云頒獎
2016年初,寧家鑫將工廠從沙集搬回老家新沂,在墨河街道租用了2000平方的廠房,工廠規模的擴大和政府對返鄉創業青年的支持,讓他對創業充滿了信心。
為了把企業經營好,他從沙集高薪請來技術工人,培訓當地工人技術,將產品質量超越沙集,同時自己負責培養運營團隊,將同學、朋友從上海、南京等地召回新沂,為他們分配公司股權激勵他們。
兩年時間,寧家鑫企業已從當初在沙集的500平方廠房,擴大到了現在的北溝和墨河2個廠房共5000平方米,銷售額也從當初沙集的每年300萬元,擴大到了現在的每年3000萬元。去年,寧家鑫獲得團市委頒發的“新沂市電商十佳青年”稱號。
“最高興的事情?”小寧呵呵一笑:“是和團隊一起成長。”他說,我剛回到家鄉時是一個人,回到家鄉的目的是做團隊,一起追逐夢想的事情,把店鋪打造成同行業中的NO1。“現在這個夢想已經實現。”
寧家鑫沒有滿足,他的眼光是長遠的。他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公司目前與兔寶寶徐州地區代理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通過原材料、設計師、產品種類的提檔升級,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出新沂的“宜家”。
頒獎詞
為了探尋當代青年的人生價值,他放手打拼,挑戰自我,打造出新沂的“宜家”。后生可畏,更前途無量。他用尚顯稚嫩的面孔和聲音向世界大聲宣告:我行!
延伸閱讀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的“候鳥歸巢”
鄉村振興,首先是人的振興。
當創業與返鄉實現價值約定,帶給我們的將是一個個關于“候鳥歸巢”的美麗故事。
作為傳統的勞務輸出地,新沂市每年都有大量勞動力猶如大雁般離開家鄉,外出謀生。然而,回鄉創業、回饋桑梓,總是無數人心底越長越大的夢想。
新沂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提供容量大、門檻低、易接收的各種優惠政策。家鄉熱情地向回歸的孩子敞開了懷抱,掀起回鄉創業浪潮。
新沂市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出臺相關政策,將461項行政審批事項的行政許可減少到78項,“放管服”力度持續加大,為創業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充分發揮土地和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優勢,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將全市返鄉人員及在外創業的本地籍企業主回鄉創業納入招商引資范圍,吸引在外地打工創業的新沂兒女返鄉創業。
突出產業優勢,引導支持返鄉創業人員立足當地產業和資源優勢,投身優勢產業或行業,拓展返鄉創業空間。
新沂市人社部門廣泛宣傳鼓勵和支持返鄉就業創業的相關政策,及時向返鄉就業創業人員提供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咨詢服務。一大批創業典型陸續涌現,在家鄉的沃土上搭建了屬于自己的舞臺,揮斥方遒釋放萬丈豪情。
截至目前,新沂市共有2552名務工人員帶著打工淘來的第一桶金和先進技術,回鄉創辦經濟實體。他們由普通打工者向創業者轉變,形成了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新格局。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潮中,返鄉創業成為一顆極富生命力的種子,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鄉村振興,呼喚更多的“候鳥歸巢”。記者 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