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陶莎 易敏
連日的低溫擋不住漁嫂的熱情。日前,筆者來到連島新村時,西連島村的漁嫂們正帶妝彩排,為迎新春黨員冬訓藝術節抓緊排練節目。“漁嫂歌舞隊”的這些文藝骨干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色題材情景劇、反映漁業生產的舞蹈都成為漁村百姓津津樂道的文化加餐。
“當時街道的姜主任到我家坐坐,我就跟他聊,你知道我們有個漁嫂歌舞隊嗎?我們想把這個隊伍給拉起來,自己跳得高興,也讓大家伙兒能有節目看,一起樂呵樂呵。就這樣聊出了我們歌舞隊的大變化。”隊長茆士霞坦言道。包括茆士霞意見在內的文化需求、精神訴求出現在了街道“雙進雙促”會辦會上。針對走訪發現的文化資源短缺、文化陣地薄弱等群眾反映的集中問題,2017年連島街道啟動了“漁”文化動能提升工程。
“現在我們有了漂亮的藝海大舞臺。街道給我們提供服裝、添置道具,幫我們改劇本。天氣不好,協調飯店的喜宴廳保障我們的正常排練。還想方設法幫助我們走出去,提供機會讓我們參加基層文藝巡演,讓我們漁嫂的牌子亮相在更多觀眾面前,2017年我們還得了獎呢!”漁嫂中的元老級演員江靜眉飛色舞地說道。
“連島漁村的發展,除了要富民增收,更要深挖漁村文化、改善漁民風貌。挖掘歷史底蘊、本土特色,不斷推出群眾喜聞樂見、帶有濃郁鄉土氣息和地域色彩的文化產品,不僅能夠讓島內居民更好更快地分享文明發展成果,也能更好地對外展示我們國家級美麗海島的新面貌。”連島街道黨工委書記程勇這樣告訴筆者。
位于連島新村的“德馨苑”文化廣場每天都會迎來眾多村居民休閑娛樂?;鸨?017年夏天的“漁民運動會”、“露天電影節”、“漁民夏訓”文藝匯演都在這里舉行。全新升級的“德馨苑”文化廣場圍繞“德”字做文章,承載德育、法治、理論宣講、休閑娛樂等多項功能,為大家提供了更優質活動平臺?,F在,廣場的鄰里長廊成了承載村里大事小情的“鄰里話廊”。“誰家有點小矛盾在這嘮嘮也就沒啥事了。”村民王華忠說。
“我們風里來浪里去,出海干活就得團結合作、互相幫襯,這就是我們的傳統?,F在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辦在家門口,日子過得更有滋味,大家的心更齊了,勁更要往一處使!”沙灣村肖必新高興地說。近期持續走低的氣溫并沒有讓這個孤立于市區外的小島變得冰冷,80多歲的顧大爺買菜不方便,有免費的點菜送貨上門服務;青年掃雪隊伍會第一時間清理出可供大伙安全通行的道路;住在山上的殘疾人會得到街道、村干部的及時慰問;90歲的哮喘病人會得到私人定制的醫療服務……這些是“雙進雙促”大走訪的點滴印記,更是新思想、新文化帶給這個海島漁村的新風貌。
“接下來,我們將著重打造‘漁’文化空間站項目。”程書記介紹,2018年,連島繼續深入推進“漁”文化動能提升工程,計劃圍繞“漁時、漁市、漁節、漁趣”做文章,繼續深入挖掘鄉土人才資源,打造優秀鄉土人才工作室,新建“漁”文化展示交流平臺,籌辦漁家特色文化藝術節,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內涵、提煉特色項目,樹立起連島本土文化的金字招牌,為凝心聚力建設國際旅游島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