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橫貫亞歐兩大洲的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煥發出更大活力,農業交流愈加頻繁,農業合作愈加深入,為我國沿線省市探索發展外向型農業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地處新亞歐大陸橋與“一帶一路”交匯點,作為“全國農業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六連冠”的江蘇省東海縣,區位優勢顯著,農業資源豐富。一直以來,該縣以農業企業為龍頭,按照國際標準狠抓農產品品質,著力打造國際品牌,推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形成外向型農業發展格局。
(東海縣黃川鎮草莓基地喜獲豐收)
江蘇連云港市東海縣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西行第一縣,地處“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匯點;東海縣又是江蘇的農業大縣,糧食、果蔬、畜禽等農產品生產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區位優勢和農業資源優勢如何充分有效結合?近年來,東海縣著力在農產品國際市場開拓和農產品國際品牌影響力提升上求突破,走出了一條外向型農業快速發展的新路子。
“龍頭”為帥——
一手牽老外,一手連老鄉
1月23日,在位于東海縣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的江蘇榮澤食品有限公司院內,工人們正冒著雪,有條不紊地將包裝好的冷凍蔬菜裝滿集裝箱,準備出口日本。
“現在,日本綠洲株式會社的客商正在車間參觀。我們公司與綠洲株式會社已經有了七八年的貿易往來,年交易額超過100萬美元。”榮澤公司總經理胡成如說,公司生產冷凍草莓、冷凍黃桃、冷凍洋蔥等18類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荷蘭、德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
“公司生產的粉絲全部用于出口,在韓國的市場占有率達75%左右,100克的袋裝粉絲在韓國賣,售價折合成人民幣是15元。”江蘇泰同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朋明告訴記者,他們的粉絲之所以多年來暢銷韓國,靠的主要是生產工藝上的不斷革新,比如說,他們有著全國一流的室內烘干技術。今年,公司準備再次升級設備,使產品的品質更好,年產量增加到800噸以上。
(速凍草莓出口澳大利亞)
“一手牽老外,一手連老鄉。”談到農產品出口與農民增收之間的關系時,主要生產果汁、罐頭、冷凍水果的連云港市東果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邱永新說,他們公司在縣內的石梁河、黃川等鄉鎮及本市的其他縣區、山東的郯城都建有農產品基地,農民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外,每個基地一天用工都最多達到50人以上,每人一上午就能掙70元工資。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業走出去,離不開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龍頭企業導航引路。”東海縣農委主任馬廣良說,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扶持、項目推動等措施,全縣已引進、培育、發展江蘇榮澤食品有限公司、江蘇泰同食品有限公司、連云港市東果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外向型農業出口企業19家,產品涉及果蔬、淀粉、食用菌、糖果等多個品類,年出口額近1.3億美元,帶動3萬余戶農民增收致富。
產品為王——
一頭求品質,一頭打品牌
東海縣是草莓種植大縣,面積3萬多畝,享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
“我種了100畝草莓,11個品種,所有草莓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全部按照有機標準來種植,最高每斤市場銷售價50元。”東海縣黃川鎮南灣草莓采摘園的老板彭之松說,2018年春節即將來臨,眼下正是草莓種植戶們最忙又最開心的時節。
雖然漫天大雪,氣溫零下,但記者在黃川鎮草莓基地看到,不少農產品出口加工企業仍然在基地內開秤搶收農戶草莓。“東海草莓品質好,我們速凍保鮮后,賣到日本、韓國、泰國,很有市場。”“黃川草莓品牌很響,雖然公司就在縣里,但晚了也會收不到。”企業工作人員們向記者介紹。
一頭求品質、一頭打品牌,讓農產品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發聲,是東海縣發展現代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的重要措施。全縣建立了“從田頭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標準體系,創建了以“技術標準為基礎、質量認證為形式、商標管理為手段”的優質農產品開發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組織、龍頭企業帶動、基地農戶參與”的農業標準化生產方式。為了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全縣每年僅主辦或參加的各種省內外和國際性農業展會就達數十場次。就在今年年初,東海縣數個農產品作為全市“連天下”品牌農產品成員,正式入駐位于洛杉磯工業市的中國農產品美國展示中心。
品質成就品牌,品牌助推品質。據統計,目前,東海縣已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個,其中6個為農產品,“三品”認證總數242個,“三品”總產量121萬噸,占食用農產品總產量的50.19%,黃川草莓獲批“中國馳名商標”。
發展為本——
一面樹典型,一面強集群
為了助力出口型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東海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因擴大生產等產生的銀行貸款利息由財政承擔50%,對獲批省市出口示范基地的給予一定獎勵,定期組織赴歐美日韓等地參展……然而,打造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形成規模經濟優勢、區域品牌優勢、技術創新優勢,則需要產業集群的支撐和帶動。
馬廣良說,全縣已發展農民合作社1748家,家庭農場406家。潛力需要挖掘,資源需要整合,以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力軍,東海縣“特色成塊、基地成片、集群發展”的外向型農業發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鮮切花生產基地)
東海縣是全省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面積3萬余畝,主要集中在雙店、駝峰、山左口三個鄉鎮,年產值超10億元。目前,全縣已擁有花卉龍頭企業1家,鮮切花專業合作社5家,鮮切花產業園區1個,鮮切花標準化示范區1個,鮮切花種植戶2000多戶。在全縣鮮切花生產經營主體的共同努力下,北溝鮮切花生產基地順利通過省檢驗檢疫專家組的考核驗收,獲得了“出境種苗花卉生產經營企業檢疫注冊登記證書”,一個鮮切花出口產業集群已蔚然成型。
不僅是鮮切花,在特色化、產業化、集群化發展思路的規劃、引領下,近年來,東海縣的大米、畜禽、水產等諸多產業均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馬廣良說,眼下,全縣正穩步推進國際農業合作示范區建設;主動融入江蘇與美國的“省州合作”,開展與加州、得州、艾奧瓦州的現代農業交流合作;與澳大利亞開展多方合作,全面提升澳洲肉牛進口隔離屠宰加工展示項目運營質量。通過多渠道拓展農產品國際銷售市場和提升農產品國際品牌影響力,力爭早日實現東海縣向外向型農業發展大縣、強縣的新跨越。(張鳳兵 李大偉 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