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穆文玲 孫利 ) 1月4日,連云港迎來了2018年的第一場雪,此時,與連云港相隔萬里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第二大城市—林登,依然炎熱難耐。
“doctor耿?為什么還沒來?”林登醫院婦產科,一位慕名而來,找來自中國連云港援外醫生耿守明主任看病的女患者焦急地問起助診護士,“她是從不失約的。”
耿守明,中國江蘇援助圭亞那第13期醫療隊隊員,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這位患者根本想不到,她要找的耿守明此時正躺在監護室。
病床上的耿醫生面色蒼白,雙眼緊閉,意識雖清醒,卻沒有力氣說話,更沒有辦法接診病人。原來,由于連軸轉,正在進行一臺復雜剖宮產手術的她在縫合皮膚時,因勞累過度暈倒在手術臺上。
連日奮戰暈倒在手術臺上
當地時間1月3日上午9時許,前一天完成三臺手術,當晚夜班又處理急診病例,沒有好好休息的耿守明此時正在進行一臺剖宮產手術,她原本計劃術后去門診看一下預約的婦科患者再回宿舍休息一下的。
這是一位疤痕子宮的二胎產婦,由于前一次剖宮產手術后恢復不良,整個腹腔組織粘連嚴重。耿守明一點點分離腹腔粘連組織,雖然很小心,但還是有部分組織出現了滲血情況。耿守明精神高度集中、仔細結扎止血,待將新生兒從子宮中平安托出,她才稍感安慰。
9點45分,耿守明突然感到一陣頭暈、惡心,但為了產婦的安全,她強忍著,仔細為產婦進行宮腔清理、組織止血,直到最后皮下組織縫合時,耿守明再也支持不下去暈倒了,被緊急送進監護室。經過吸氧、輸液等一系列處理后,才漸漸蘇醒過來。
成為當地醫院婦產科頂梁柱
婦產科是林登醫院規模最大的臨床科室,除了開設固定的門診,還設有住院區,除了婦科和產科固定的30余張床位,還有不定期的加床,工作壓力非常大。
然而,林登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目前只有高低兩個檔次。高級醫師,包括耿守明主任在內僅有兩位,沒有中間層主治醫師的輔助,僅有一個工作不滿三年的住院醫師。
2017年12月初,同是高級醫師的古巴籍醫生結束援助任務回國后,婦產科就剩下耿守明主任一個高級醫師了。她不但承擔了整個婦產科的二線班值班工作,每天還要坐門診,并完成大量擇期手術。
這種值班狀態已持續了近一個月。遇到急診手術,更是連軸轉,一天下來,她常常是帶著一身的疲憊在夜深人靜之時回到宿舍,倒頭就睡,第二天繼續高強度的工作。
為林登醫院留下技術
林登當地醫生技術不夠,醫療衛生服務不及時,使得很多女性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為健康和孕育埋下隱患。
在林登很多人健康意識較差,不少女性患者都是在子宮肌瘤長得很大時才就診,且大多數患者超重,體重最高者達到三百斤,更是增加了手術操作和術后恢復的難度。
對每一位前來就診女患者,耿守明都會詳細詢問病情,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幫助女性朋友提高健康意識。同時,她用自己精湛的技術護衛產婦整個孕產過程的安全。
“我們的服務期只有一年,離開后能不能為這里的醫院留下更多婦產科專業人才,才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有了人才,即使沒有我們,林登的婦女生了病也能得到及時診斷、有效治療。”耿守明說。
耿守明為林登醫院寫下了詳細的婦產科教案,對手術操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進和培訓計劃,除了日常工作,她每天帶教查房,提高當地醫生的理論水平,親自指導住院醫生進行各項手術操作,幫助當地醫生盡快成長。
展現大國醫生風采
耿守明有兩個孩子,老大16歲,老二只有4歲,雖然現在有了視頻通話,但因12個小時的時差,她和孩子們還是不能經常通話。
提到孩子,透著一股子干練勁兒的耿守明有些動情:“家里都很支持我援外,但其實我真的很想家,很想孩子們。母親,對孩子們太重要了,我在這兒,能為很多的母親帶來健康,這些孩子就能得到母親更長久的安心陪護,值了!”
距離開圭亞那還有半年時間,耿守明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帶出幾個成熟的醫生。“我代表的是國家,代表的是中國的醫生,要全力以赴才不辱使命,這才有大國醫生的風采。”耿守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