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通訊員 王一平 王雅萱 馬玉軍)日前,筆者驅車穿行在連云港海州區濱河新城,平坦寬敞的路面兩側綠樹如蔭,成片的湖面在冬陽映照下,波光粼粼,不時還有成群鳥類飛翔……這詩意田園般的場景,是生態立區收獲的“紅利”一個縮影。
近年來,海州區把生態發展、實現綠色崛起作為建設宜居之城的突破口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全力打造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綠潤海州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工程,讓藍天碧水、可持續發展、文明和諧成為新的城市名片。
2016年,海州結合區情實際,提出實施生態立區戰略,明確把工業瞄準低碳,產業看準綠色作為立區之本,并將生態海州建設列入“十三五”戰略規劃,把產業結構調整、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全力打造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綠潤海州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圍繞青山入城、綠水環繞,以全域統籌理念推動城鄉建設,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抓緊化工企業整治,實施藍天工程。海州區以“263”專項整治為抓手,采取關停一批、取締一批、治理提升一批、搬遷一批的措施,嚴守生態環境紅線,嚴格淘汰落后產能,努力解決困擾多年的生態污染問題。僅2017年,全區共關停城區化工企業9家,依法取締“十小”企業25家,磚瓦生產企業5家,啟動“無煤區”示范區建設,實施廢氣排放企業、餐飲油煙污染綜合整治,推動綠色建筑領域綠色施工,持續抓好秸稈綜禁工作。
持續實施碧水工程,大力整治黑臭水體。有效建立并落實區、鎮、村三級河長制,對境內新沭河、烏龍河、魯蘭河、東浦河等15條骨干河道和二澗水庫、鳳凰山水庫等6座水庫列入區級河長管理;同時設立鎮、村兩級河長,管理鎮街河道85條,村級河道477條。
與此同時,實施劉志洲山廢棄宕口整治工作,深入實施“綠潤海州”工程,完成山體、綠化及林相改造3000畝,森林撫育8000畝,建成綠化示范村莊5家。2017年,該區共投入1.09億元,實施公園、游園綠化、街頭綠地綠化、提升道路綠化、河濱綠化等五大類47項綠化工程,栽植各類苗木17.6萬株,綠化覆蓋率達41%。
2017年,海州區持續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集中整治農村環境,對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進行財政補貼,建成農村環衛管理中心,新建改造鎮街垃圾中轉站6座,打造無障礙設施公廁264個,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和衛生鄉鎮創建工作。
留住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也悄然來臨。2017年,該區以先進制造、醫藥醫療、新材料為主導的三大產業完成總產值占比7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工業應稅收入、工業增值稅同比分別增長20%左右,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7億元,增長8%。與此同時,在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并舉上,海州區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