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通訊員 夏衍 崔景俠) 9月19日,往返于連云港和韓國仁川的“紫玉蘭”號客貨班輪上船載受電系統獲得了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入級證書,獲得了正式運行的“身份證”。該船用岸電設備投用后,每年將減少在港口附近排放空氣污染物近百噸。
據介紹,位于連云港港27#泊位的碼頭船用岸電系統和“紫玉蘭”號船載受電系統,是國家交通部首批碼頭船舶岸電示范項目之一。該項目于去年開工建設,在岸基建設容量為3000千伏安的變頻電源,可同時供3艘同級別船舶靠泊使用,在 “紫玉蘭”號上安裝容量為1250千伏安的船載岸電設備,碼頭和船舶配套改造,采用全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該項目建成后,僅“紫玉蘭”號一艘船每年就可使用電量約120萬千瓦時,減少原燃油發電設備運行排放二氧化硫42噸、氮氧化物47.58噸。
據了解,“紫玉蘭”號獲頒入級證書后,標志著該船舶所載岸電設備通過了中國船級社相關規范的檢驗,正式具備使用岸電并安全運行的能力。下一步,相關單位還將推動韓國仁川港建設碼頭船用岸電系統,為國產高壓船用岸電設備走向國際連云港市場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