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常州石墨烯產業園
哪些產業在長?
瞄準有效供給、高端供給,武進在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重大項目建設上做“加法”,全力推動產業層次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全區形成了石墨烯、智能裝備、節能環保、健康、互聯網、軌道交通、綠色建筑等七大特色新興產業做強做大。
近年來,武進高舉“石墨烯”發展大旗,打造“東方碳谷”城市新名片,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石墨烯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方向,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創造了10項世界第一。目前,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已集聚石墨烯企業65家,專利申請已突破500件。今年上半年,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增幅達39%。
武進機器人產業同樣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全區集聚了日本安川和快克、金石、銘賽等國內外機器人龍頭企業,形成了以武進國家高新區和常州科教城為核心的產業園區。2015年,武進機器人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億元,生產包括工業機器人及醫療康復、家政服務等專用機器人在內的各類機器人近8000臺。
綠色建筑可帶動技術研發、工程勘探設計、技術交易和推廣、綠色建材、節能環保設備制造、會展金融等產業。近年來,武進全力把綠色建筑產業打造為智能裝備、新材料后的第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截至目前,武進綠建區已吸引投資260億元,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走在全國前列。
年輕的常州經開區,已成為華東乃至全國重要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區。在戚機公司、戚研所、今創集團、新譽集團、中鐵建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經開區和武進高新區做強研發、生產、配套互補的產業平臺,規模檔次全國同級領先。預計“十三五”期間,武進軌道交通產業年均增幅超過20%。
哪些產業在消?
常報全媒體訊 武進曾被譽為“中國紡織之鄉”,尤其是湖塘鎮,“家家戶戶樞機聲”。據武進紡織業商會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紡織業占全區工業比重高達25%左右,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這一數據近10年來逐年下降。2015年,紡織業產值僅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6%。部分傳統紡織企業也積極向新興產業轉型——曾經年產值5000萬元的龍騰紡織器材有限公司,正轉向太陽能光熱發電,預計投產后可以實現10倍增長;擁有“頂呱呱”等品牌的東華紡織集團,則投身“互聯網+”大潮,創辦安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全國最大紗線電商平臺“找紗網”。
冶金行業的占比也在逐年下降。記者從武進區經信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全區完成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鋼鐵120萬噸、鐵合金4.1萬噸、銅冶煉3.5萬噸,其中2014年關停了年產值10億元的華夏鋼鐵,2015年又關停了年產值近8億元的蘇南鐵合金,為轉型升級“騰籠換鳥”。此外,東方潤安集團著眼產業鏈延伸,在煉鋼主業的基礎上發展電梯導軌、鐵塔骨鋼、精品棒材等高附加值產品,目前已成長為國內第一大高速電梯導軌生產商。
近年來,武進通過三輪化工專項整治,累計關停并轉化工生產企業593家,推進轉型155家,化工生產企業數量由1200余家減少至473家。全區還開展電鍍行業專項整治,47家電鍍企業中提升通過39家、關停5家、限期整改3家,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此外,隨著2010年中天焦化的關停,武進區徹底淘汰了焦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