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顏旻)報告指出,今年要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把生態環境打造成區域競爭優勢。
■ 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報告內容】 完成戰略環評報告,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產業、生活、生態空間格局。積極開展低碳城市試點,實現節能減排,污染排放強度和總量雙下降,完成省下達任務。
【權威解讀】 韋懷余(市環保局局長):2016年,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條主線,切實抓住“質量改善和總量控制”兩個關鍵,全力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突出“綠色發展、園區整治、污染防治、執法監管、改革創新、能力建設”六項重點,為建設“強富美高”連云港作出積極貢獻。一方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保工藝技術,著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扎實推進戰略環評試點工作,完成全國首個地級市戰略環評報告,嚴格環境準入,從決策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構建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生活空間、生態安全格局。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取締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十小”企業;實施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督促企業實施清潔化改造;加強涉重企業管控,建立動態管理“一企一檔”;推進城區污染企業整治,逐步搬遷污染大、信訪多的重污染企業。
我們將嚴格落實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用鐵的手腕延續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和環境執法檢查,以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集中式飲用水源和市本級審批項目為突破口,全面排查整治并依法查處環境違規違法行為。同時,積極運用環保倒逼機制,落實排污許可證、水環境區域補償和揚塵排污費征收機制,不斷加大治水、治氣、治土工作力度,著力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步改善環境質量。力爭三類以上水體達到60%,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56天以上,PM2.5濃度與2013年相比下降13%以上。
■ 加強大氣和水環境治理
【報告內容】深入開展揚塵污染控制,實施企業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提標改造,加快推進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開展廢氣排放企業專項整治,強化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開展薔薇河上游污染綜合整治行動,著力消除城市河道黑臭水體,深入推進化工園區專項整治。
【權威解讀】 韋懷余(市環保局局長):我們將緊緊圍繞“建設天藍氣凈、水秀山青、地綠景美的魅力生態港城”,堅持環保優先方針,通過治理環境污染強化環保硬約束,通過建設生態港城提升核心競爭力。重點實施“五項整治”,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一是飲用水源綜合整治。加強飲用水源沿線工業、農業及生活污染源整治。加快提升薔薇河沿線鄉鎮污水處理能力,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切實減輕農田回歸水對飲用水源的影響。認真實施地表水源水和水廠自來水的水質監測,全面加強工業企業監管,切實保障飲用水源安全。二是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揚塵污染控制,突出抓好港口物料堆場覆蓋、裝卸作業控制、貨物運輸管理;扎實推進建設施工揚塵管控,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嚴禁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工地施工;不斷加強渣土運輸揚塵污染控制,嚴禁未經清洗、未經覆蓋的渣土車上路行駛;加快推進燃煤小鍋爐整治工作,集中供熱覆蓋區域全面拆除燃煤鍋爐;積極引導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推動鋼鐵、水泥、化工等企業實施達標改造,切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及餐飲業油煙整治。三是地表水體綜合整治。積極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逐步提升水環境質量、水生態品位。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實施地表水體生態補償,通過經濟手段倒逼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綜合采取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環境整治等措施,逐步改善城鄉河流水質狀況。四是化工園區綜合整治。進一步推進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加快實施防護距離內敏感目標搬遷,積極推進園區污水處理、集中供熱、危險廢物處置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開展園區環境改善和生態修復。嚴格按照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要求,全面加強污染源頭管控。切實加強對園區和企業的環境監管,不斷規范園區和企業環境行為,逐步改善和提升園區環境形象。五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按照生態鎮、村建設指標體系,落實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要求,完成270個行政村試點整治任務,重點抓好生活廢水收集處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畜禽糞便治理、農業廢物有效處置、村容村貌形象提升等方面整治工作。
■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報告內容】實施生態文明建設“七大行動”,市開發區建成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海州、連云建成國家級生態區,灌云、灌南建成省級生態縣。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生態紅線制度,開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
【權威解讀】韋懷余(市環保局局長):今年,我們將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主戰場作用,加強綜合協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整治等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作。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繼續做好環境資源有償使用、特色生態系統保護、生態補償、環保執法與司法銜接等重點領域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實施意見中14個改革文件出臺計劃。工作中,突出“四個重點”,深化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做好年度目標的制定和細化工作。制定生態文明建設“七大行動”年度方案,并分解為具體工程,以具體工程為載體,將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二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目標考核。爭取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市級層面督查范圍,提高在市委市政府綜合目標考核中的比重,嘗試擴大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的運用范圍,嚴格獎懲。三是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按照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四是致力攻堅生態示范創建。市開發區要建成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海州、連云完成國家級生態區建設,灌云、灌南完成省級生態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