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李國瑞 實習生 閆偉 通訊員 邱仕明 鮑林)抗戰時期,中共海陵縣位于濱海地區抗日根據地的東部邊緣地帶,南臨隴海鐵路,東接海州附近敵占區,西依馬陵山,是連接華中、山東兩塊大根據地的紐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為日偽所覬覦。
日軍在濱海地區推行“治安強化運動”過程中,妄圖將建立不久的海陵縣抗日民主根據地吞掉,于是采取了今天占一地,明天奪一城,像蠶吃桑葉一樣的“蠶食”戰術。
王宏鳴叛變投敵
6個區被“蠶食”只剩2個
1941年8月,八路軍115師教導2旅6團團長王宏鳴叛變。王宏鳴改名楊步仁,任新浦日本憲兵隊別動隊司令,率部進駐董馬莊。
1942年8至9月間,日偽以楊步仁的別動隊為主,在東起沙河、西至桃林一帶安設據點,開始對海陵縣抗日民主根據地進行“掃蕩”和“蠶食”。不到3個月的時間,全縣6個區被“蠶食”得只剩下羽西區和磨山區,致使部隊和地方干部活動范圍縮小,生活十分困難,海陵軍民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為保衛抗日根據地,駐濱海的教導2旅根據黨中央“敵進我進”指示以及八路軍第115師政委羅榮桓創造的“翻邊戰術”,狠狠打擊日偽軍的“蠶食”。
1942年11月,八路軍教導2旅第4團第3營、第6團一部和第57軍獨立旅、友軍第111師以及海陵地方武裝幾方面力量緊密結合,并肩作戰,對侵占海陵縣的敵偽軍發動強大攻勢,開始了反“蠶食”斗爭。
反“蠶食”戰役打響
7個小時激戰攻克羅莊
為部署反“蠶食”戰役,1942年10月底,教導2旅政委符竹庭親率一個連隊,在澇枝召開海陵縣黨政領導會議,詳細了解海陵被“蠶食”情況,同時派出幾股小部隊,接近敵人各主要據點,進行火力偵察,了解敵偽兵力部署。在掌握敵我雙方情況之后,符竹庭返回軍分區召開軍事會議,對反“蠶食”戰役作出具體部署。
反“蠶食”戰役首先從偽、匪盤踞的“重點”地區開始。11月3日,教導2旅第4團、第57軍獨立旅第1團第2營和海陵地方武裝利用夜色掩護,出動重兵團團包圍羅莊據點。
羅莊是惡紳李太常的老巢,其子李振東、李春生從獨立旅叛逃后勾結偽軍大隊長尹玉琢在羅莊安設據點,助紂為虐,為害鄉里。第4團等部先開展政治攻勢,對據點進行喊話,敦促李氏父子投降。但叛徒李振東仍十分囂張,竟然向反“蠶食”部隊挑戰,指戰員怒火滿腔,開始強攻。
在海陵縣民兵配合下,獨立旅第2營會同第4團爆破組用土炮和炸藥強爆羅莊圍壕、碉堡和炮樓,突擊隊跨壕溝,翻圍墻,沖進據點。從下午5時起,經7個小時激戰,羅莊據點被攻克,偽大隊長尹玉琢以下偽軍60余人繳械投降。首戰告捷,士氣大振。
大張旗鼓造輿論
敵偽據點被逐個拔除
11月4日,教導2旅第4團第3營直插橫溝,由于準備不足,未能奏效。第二天再次攻擊,順利突破防線,全殲橫溝據點偽軍200余人,活捉偽大隊長羅保成(叛徒)。停埠、東安據點之敵見勢不妙,放棄據點,倉皇逃竄。
由于反“蠶食”部隊嚴守秘密,敵偽無法了解部隊之兵力、火力、作戰意圖和戰斗部署。攻克羅莊、橫溝之后,部隊則大張旗鼓廣造輿論以迷惑敵人。群眾中盛傳“111師全開過來了!”“教導2旅全來了,還有騎兵大隊、炮兵大隊……”“獨立旅全部參加戰斗了!”敵偽十分恐慌,新浦敵人一部出援董馬莊、大小齊莊時,剛出新浦20多里就被追回,不敢貿然前進。牛山敵偽500余人也心存疑懼,遲遲不敢出動。這給反“蠶食”部隊逐個拔除據點減輕了壓力。
5日晚,獨立旅第2團在第1團一部配合下攻克圈溝,全殲偽軍80余人。
攻克韓家湖據點
反“蠶食”打出漂亮攻堅戰
攻克韓家湖據點是反“蠶食”戰役中的攻堅戰。1942年11月6日,教導2旅第4團第3營接近韓家湖據點外圍,重新察看了地形。據點設在韓家湖東頭一塊平地上,圍墻四角筑有4個大碉堡,圍墻四周有明堡和暗堡,外面是鹿寨、鐵絲網、圍壕,駐有一個偽軍中隊,圍墻上設有游動哨。
第3營決定用兩個排在東南面圍攻敵人。夜幕降臨,部隊開始炮擊碉堡,圩子被炸開一個小口子。部隊趁著煙幕,沖過了圍壕,砍斷了鐵絲網,拔掉了鹿寨。但敵人火力強,進攻部隊的梯子靠不到圍墻上去,如果強攻,傷亡一定很大,只好停止攻擊,讓各班開會研究對策。
第二天拂曉,小齊莊方向槍聲密集,進攻部隊判定是敵人的增援部隊與打援部隊打起來了。上午,反“蠶食”部隊只發射4發炮彈,便連續打中了韓家湖據點南面的炮樓,趁敵人內部混亂進行喊話,迫其投降。
這時小齊莊方向來報,敵援軍已被擊退。戰士們士氣更旺,不怕敵人還在打槍,一個個靠近圍壕配合敵工組的宣傳員進行喊話。
碉堡里的偽軍沉不住氣了,把一個被抓去的老百姓放出來,要求不要開炮,晚上投降。團政委吳岱立即寫一封信,要他們一小時內投降,否則立即開炮,并動員老鄉把信給他們送去。
半小時后,3個炮樓上都掛出了白旗,160個偽軍舉著手走出了據點。韓家湖據點終于被攻克了。接著,獨立旅連續攻克大小齊莊、丁旺、小屯、豐墩等據點。上林偽軍繳械投降。
以秋風掃落葉之勢
猛攻猛打速戰速決
7日晚,在連克敵偽據點的勝利形勢下,教導2旅第4團第3營和第6團一部、濱海軍分區騎兵連,先后襲擊東西朱埠及董馬莊偽據點。朱埠偽軍不堪一擊,倉皇南竄。騎兵連跟蹤追擊,俘偽軍80余人,繳槍30余支。
當追擊部隊圍攻董馬莊時,白塔埠偽軍 200余人前來增援,被教導2旅第4團第3營擊潰。青口、新浦之敵偽千余人,附九二步兵炮2門,向董馬莊增援,為避免損失,教導2旅等部轉移。反“蠶食”戰役勝利結束。
在海陵反“蠶食”戰役中,第4團等部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猛攻猛打,速戰速決,只用6天時間,就拔除敵偽據點16個,收復了羅莊以東的羽東、東安、河南、白河4個區,生俘偽軍大隊長尹玉琢以下600余人,斃傷敵偽軍200余人,繳長短槍540余支,子彈2萬余發及其他軍用物資。
經過這次沉重打擊,叛徒、漢奸楊步仁的武裝被消滅大半,僅剩下殘兵敗將龜縮董馬莊,死守待援。
反“蠶食”取得大捷
配合了沂蒙軍民反“掃蕩”
海陵反“蠶食”戰役,獲得輝煌勝利,喜訊傳開,群情振奮,各地群眾殺豬宰羊,慰勞子弟兵。敵占區同胞也歡欣鼓舞,堅信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日子一定會到來。山東《大眾日報》于1942年11月15日專門發表題為《慶祝濱海區我軍反“蠶食”大捷》的短評。
海陵反“蠶食”戰役,有力地配合了沂蒙軍民的反“掃蕩”斗爭,打擊了敵偽的“蠶食”活動,保衛了海陵和濱海根據地。
更重要的是,它向抗日軍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分散且嚴重不足,偽軍戰斗力薄弱且情緒低落。抓住敵方這一弱點,選擇適當時機,積極開展邊緣區敵占區的游擊活動,地方武裝與主力部隊相配合,組織有利的戰役攻勢,給敵人以迅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