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蜂蜜,大家都知道是個好東西,很受歡迎。有些人排便困難時,沖點滑溜溜的蜂蜜水喝,認為可以防治便秘;有些人覺得土蜂蜜營養價值更高,將其吹捧得神乎其神;還有些人為了讓蜂蜜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把它放入冰箱中……
這些做法都正確嗎?蜂蜜又適合哪些人吃?如何挑選既真又好的蜂蜜呢?關于蜂蜜的最全解答來了。
1、蜂蜜真的能潤腸通便嗎?
蜂蜜65%-75%的成分是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其中,果糖占這三種糖類的40%左右。有些人說喝蜂蜜水能通潤腸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蜂蜜中的果糖。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蜂蜜中的果糖可以被小腸全部吸收,但果糖吸收不良的人卻無法全部吸收。未被吸收的果糖滯留于腸道增加了腸道內容物的滲透壓,使得糞便中水分增加。
而且這部分果糖還會成為腸道中某些特定菌群的食物,產生短鏈脂肪酸和氣體,加速腸道蠕動,也就產生了蜂蜜潤腸通便的效果。
但果糖吸收不良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約為30%,所以,喝蜂蜜并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2、蜂蜜表面的泡沫是變質了?
蜂蜜表面產生的泡沫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在收集分裝時,由于蜂蜜含有很多表面活性成分和酶,使得蜂蜜易產生穩定的氣泡也就是泡沫。這種泡沫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第二種情況:如果在儲存過程中發現蜂蜜粘性變差、蜂蜜變稀,產生的氣泡易破裂并伴有酒精味和酸味,就是變質了。這種時候要小心!
3、蜂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蜂蜜中含有淀粉酶、氧化酶、還原酶等活性酶,而大多數感冒藥中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理論上,蜂蜜中的這些活性酶可能會與對乙酰氨基酚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的水解或者吸收,減弱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熱鎮痛的作用。
所以,在服用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時,最好不要與蜂蜜同食。
4、蜂蜜吃多了會導致性早熟?
天然蜂蜜中的天然性激素,如雌二醇等含量極低,遠低于肉蛋奶中雌二醇含量。在正常食用量下,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更不會導致性早熟。
除了天然性激素,蜂蜜中含有的環境激素(如糖皮質激素等)也是人們擔心的一點,但這跟蜜蜂飼養環境和后期加工處理有關。
曾有研究檢測了蜂蜜中41種糖皮質激素的含量,僅在其中1個市售蜂蜜樣品中檢測到了微量的甲基潑尼松龍(共檢測了12個批次)。可見吃蜂蜜引起的增加環境激素的攝入風險并不高,導致性早熟的風險非常有限。但即使如此還是要選購品質可靠的蜂蜜。
5、土蜂蜜比普通蜂蜜營養價值更高?
土蜂蜜是中華蜜蜂所產,蜂蜜的花粉濃度較普通蜂蜜高,且含有蜂蠟甚至蜂巢碎屑等。
土蜂蜜一年只能采一次,產量低;而普通蜂蜜的采蜜周期短,產量高。
土蜂蜜和普通蜂蜜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相差不大。所以,營養價值上土蜂蜜并沒有十分突出,價格高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6、蜂蜜是否能放在冰箱保存?
蜂蜜含糖量高、含水量低,且PH值較低,微生物不易滋生。在密封的情況下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沒有明確的保質期。
但在啟封后,隨著取食次數的增加,保質期就會相應縮短,這時就應按商品標注的保質期保存和食用。保存時也要注意避光低溫保存,在取食時還應注意觀察蜂蜜有無產氣等發酵情況。
由于蜂蜜中葡萄糖含量較高,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下容易結晶析出,但這不是變質,也不會影響蜂蜜的食用。所以,蜂蜜是可以放冰箱保存的。但保存時要注意密封,以防細菌滋生。
7、不建議哪些人群吃蜂蜜?
果糖不耐受癥患者
與果糖吸收不良不同,果糖不耐受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果糖代謝病。
患者由于缺乏醛縮酶B或活性下降導致果糖代謝受阻,在食用果糖后會出現嘔吐、腹瀉、脫水、休克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癥狀,以及昏迷、驚厥等低血糖癥狀。所以,果糖不耐受癥患者不宜食用蜂蜜。
一歲以下嬰兒
天然蜂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花粉等致敏原,而且蜂蜜生產加工過程容易被肉毒桿菌孢子污染。所以,嬰兒要謹慎食用蜂蜜。
糖尿病患者
由于蜂蜜的含糖量較高且主要為單糖,食用后腸道吸收快,升血糖作用強。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議食用蜂蜜。
8、如何挑選蜂蜜?
看顏色
真蜂蜜顏色一般為白色或琥珀色,甚至深色等,假蜂蜜為金黃色。真蜂蜜一般不透明、假蜂蜜透亮。
看含水量
蜂蜜根據其含水量可分為兩個等級:含水量小于20%為一級品,小于24%為二級品。
選購時看到商品未標注含水量,可根據蜂蜜所含碳水化合物比例估算,也可以將瓶身倒置觀察蜂蜜流動的速度,即粘稠度去比較判斷。
拉絲感
純正的蜂蜜用筷子插入后提起可以觀察到拉絲不斷的現象,品質不佳的蜂蜜拉絲易斷;而假蜂蜜則呈液滴狀。
看結晶
正宗的蜂蜜有時會結晶,而且結晶十分松軟細膩,像凝固的動物油脂浮于蜂蜜表面。而摻白糖的蜂蜜產生的結晶顆粒大,且常沉于底部。
嘗味道
品質好的蜂蜜味道甜潤爽口,酸味十分輕微,回味時可以聞到一種蜂蜜特有的清香,香味兒根據不同的花蜜品種有略微的差異。而品質不佳的蜂蜜吃完后回味酸味略重,假蜂蜜甚至會有苦澀味或者化學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