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于贛榆高級中學的董蕓寧,是個多才多藝的姑娘。從小就接觸書法、繪畫、樂器培訓的她,家里有不少考級證書。“小時候,從來沒有覺得家里缺錢。自從父親患病后,家里的日子就慢慢艱難起來了。”董蕓寧說。
十幾年前,董蕓寧的父親不幸患上腎病,六七年前病情加重。為了給他看病,這個家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十多萬元的外債,可人終究沒留住。這些年,母親靠著打零工,邊還外債邊供姊妹倆讀書。今年高考,董蕓寧以526分的成績考取天津師范大學化學(師范)專業(yè)。
10月9日,董蕓寧就要前往學校報到了,學費5400元。如果你愿意幫助她,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lián)系。
父親因病去世 母親邊還債邊供姊妹倆讀書
董蕓寧的家,位于贛榆區(qū)海頭鎮(zhèn)海后村海中路附近,家里收拾得干凈整齊。走訪當天,只有董蕓寧一個人在家,母親在附近的家紡廠上班。
“我爸爸以前是漁民,小時候家里生活還挺好的。”董蕓寧扎著馬尾辮,說話低聲細語。在她家里,我們看到了她和妹妹獲得的各種考級證書:書法、繪畫、樂器……“小時候,只要我和妹妹想學,爸媽就會給我們報各種培訓班,花錢從不吝嗇。”董蕓寧說,家里還有一把借來的吉他,自己沒事的時候會彈一會兒。
可以說,董蕓寧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然而,十幾年前,父親不幸患上腎病,這個家開始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給他治病,家里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十多萬元的外債。
事后,記者聯(lián)系上董蕓寧的母親。“她爸患病后不能干活了,不得已把家里謀生的漁船賣了。”董蕓寧的母親說,家里捕魚的那些年,日子雖不算富裕,但他們過得挺安逸。可誰能想到,命運給他們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來了重創(chuàng)。“錢花光了,人也沒留住。”
2015年,董蕓寧的父親離開人世,給母女三人留下的是無盡的痛楚以及面對生活的不知所措。
“債要還,孩子要養(yǎng),日子也要過。”父親走后,母親扛起了家里的重擔,開始出去打工掙錢。“為了順帶照看家里,我就在附近的家紡廠里做窗簾,每個月可以掙2000多元。”
“這些年,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母親說,除去兩個孩子上學的必需費用,她一點點地攢錢還債,直到現(xiàn)在,也沒把欠的孩子姑姑家3萬元、姨媽家5萬元還清。“雖然她們不催著要,可我心里著急,就像有塊石頭壓在那里。”這是一位內(nèi)心堅強的母親。
考取天津師范大學 將來想當一名化學教師
母親的艱辛,董蕓寧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學習上,她從不要母親操心,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去年網(wǎng)課期間,她一直在家自學,臥室墻上還貼著“我心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學習”的漫畫。“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打印出來警醒自己。”董蕓寧笑著說。
同年6月,她的議論文《少年,可堪重負》獲得“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主題征文省級二等獎。“當時班里有3個人獲獎,我們語文老師是語文組組長,給予我們很多指導。”董蕓寧說。
“我最喜歡的科目是化學和地理,所以分科時我選了物化地。”今年高考,董蕓寧以526分的成績被天津師范大學化學專業(yè)錄取。“專門報的化學(師范)專業(yè),將來我想成為一名化學老師。”
“我最想去的學校是南京師范大學,可惜自己分數(shù)不夠。” 董蕓寧說,為了以后能進入南京師范大學讀書學習,她已確定了考研目標。
“這孩子喜歡老師,有事沒事就喜歡找老師談心。”隨行的贛榆義工協(xié)會會員郭長磊說。盡管小學畢業(yè)已經(jīng)6年了,董蕓寧至今還和小學數(shù)學老師梁英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
對于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董蕓寧有著自己的規(guī)劃。“我還喜歡地理,所以打算再考個地理教師資格證,把該拿的證都拿到手。”董蕓寧說,自己很認同梁英老師的話,“到大學時要努力學習,把學習排在第一位,好好學習爭取拿獎學金。”
這個假期,董蕓寧一直在學英語,為開學英語考試做準備。10月9日,她就要去學校報到了,學費需要5400元。如果你想幫助她,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lián)系。
尹星月學費問題解決
27名學子獲助學費28萬元
昨天,本報報道了東海女孩尹星月的故事。今年,畢業(yè)于東海高級中學的尹星月以501分考取了湖南女子學院社會發(fā)展與管理學院女性學專業(yè),9月12日報到。然而,父親2019年因肝硬化去世,一家六口只能靠母親打零工和低保金艱難度日。母親不僅要照顧80歲的婆婆,還要照顧4個上學的孩子。
看到尹星月的故事后,港城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為她籌集學費,尹星月共收到7720元愛心款。
“謝謝你們?yōu)閷W子做的這些,讓我們看到了正能量。”一直支持并參與本報助學公益行的董女士表示,自己也愿意出一份力,幫助這些家庭陷入困境的孩子。
“感謝幫助我的好心人!我會把這筆錢存進我的學費卡,安心等著去學校報到。”收到愛心助學款后,尹星月開心地說,今后自己將努力學習,希望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截至目前,本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已經(jīng)發(fā)布了27名港城貧困學子的故事,并為他們籌集學費28萬余元。隨著一個個勵志求學故事的發(fā)布,本季助學公益行的愛心溫度也持續(xù)升溫。今年暑假,愛心隊伍不斷壯大,捐款數(shù)額屢創(chuàng)新高。
隨著開學臨近,本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也將接近尾聲。昨天下午,我們完成了本季以來的全部走訪。下周,我們將陸續(xù)發(fā)布學子們的求學故事,敬請廣大愛心人士關注。讓我們共同助力,幫助這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圓夢大學。
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同微信,備注“助學”加好友,邀請進助學公益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記者 楊銳冰 肖婷婷/文 牟進勇/圖)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