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疫情期間,市區各小區實行相關防控管理,沒有特殊情況大家都不出門,居家防疫生活有些單調,但小區就像一個大家庭,鄰居互幫互助、守護平安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生活中總有溫情流淌,昔日“鄰里一家親”的感覺又回來了。
鄰里互助
我們就像家人一樣
邵女士住在海州區四季金輝小區。平日,同一樓棟的業主為了便于交流,自建了一個微信群。“以往,大家在群里溝通較少,很多都是物業工作人員群發的日常通知及提醒,但此次疫情期間,這個業主群發揮了很大作用,關疫情動態消息、生活物資如何購買、配送……一個個問題發出后,總有人做出答復,穩定了人們的心情,同時也伸出了一只只援助之手。”
邵女士提起了一件事情。3月12日晚,因孩子要打印復習資料,但小區外邊的打印室關門了,她便在業主群里求助,詢問哪位鄰居家里有打印機。消息發出不到半分鐘,就有一名業主回復說,自己家里有一臺打印機。“當晚,我一共給孩子打印了20多頁資料,但鄰居沒收一分錢,這令我非常感動。”
周大爺是小區里的一名獨居老人,最近,他收到鄰居送來的各種物資,心里感到暖暖的。“疫情期間我本來還挺擔心的,但是鄰居給我送酒精、消毒液和口罩,還會告訴我一些權威消息和防護措施,讓我放松了很多,真的很貼心。”周大爺說,鄰居每天的電話問候,讓他倍感溫暖。
孫先生也有同感,疫情以來,隨著業主群里交流溝通的增多,鄰居們變得越來越熟悉了。“每天業主群都會進行互助接龍,大家想吃什么,想買什么,只要在群里說一聲,就會有人響應。”孫先生說,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這個業主群里,鄰里之間的互助增多,““如果不是疫情,我很少關注小區的業主群。這幾天,業主群是我每天必看的群,平時不怎么認識、說話的鄰居們相互激勵,抱團抗疫,讓人很溫暖,我們就像一家人。”采訪中,多名業主欣慰地說道。
鄰居送書
幫助孩子順利上網課
“孩子的書本放在了學校里,現在沒書影響居家上網課?”近日,受疫情影響,市區所有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全部改為線上教學。這給市民胡女士帶來了困擾,而一位熱心鄰居得知后,立即將家里購買的教材交到了胡女士手中,幫助孩子順利上網課。
胡女士家住市區瀛洲路一小區,孩子就讀于一所中學。“疫情來臨前,孩子把作業帶回家,而書本和相關的教輔材料等都遺留在學校里了。疫情突然襲來,這就遇到了麻煩!”她介紹,因疫情影響,小區很快就被要求施行防控措施。無法隨便出門。隨后,學校老師通知暫停線下教學,全部改為線上教學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們當時都有點慌,書本都留在教室,這網課怎么上?沒有書,孩子的學習肯定受到影響!”
接著,胡女士嘗試聯系孩子的老師,老師回復可以去學習取回。“但我們不便出門,該怎么去拿書呢,我就想到了住在另一個小區的父親。我父親隨后在小區的微信群里發布求助信息。沒想到,我父親小區的鄰居看到之后,主動聯系說,自家里之前曾在書店買過教材,正好可以給孩子使用。當天在社區志愿者的幫助,書被送到了胡女士手中。“多虧好鄰居幫忙,解決了棘手的難題,現在孩子可以正常上網課了!”3月14日,胡女士笑著對記者說。
分享物資
幫“代購”好鄰居伸出援手
3月5日一早,家住海州區海連新天小區的王女士準備起床送孩子去上興趣班,自己去菜場買些菜回來。可打開手機一看,業主群里接到通知,小區按疫情防控要求實行居家防疫??粗湛杖缫驳谋洌粫r不知道該怎么辦。
在準備下樓向物管打聽消息時,遇到了同單元的鄰居唐女士。在得知王女士家缺少蔬菜后,唐女士立即返回家中。“她讓我稍等,隨后返回家中,拿了些大蔥、土豆、青椒給我,讓我先吃著,說她父母稍后還會送些菜來,到時再給我一些!”王女士連聲道謝。
隨后幾天里,熱心鄰居時不時給王女士送來菜。“我帶著孩子下樓做核酸檢測,回來就看到門把手上掛著蔬菜,青菜、蒜苗、西藍花等,都是鄰居們送的,太讓人感動了!”她告訴記者說,疫情襲來,原本不太熟悉的鄰居,互幫互助,感覺很溫暖。
“有沒有需要帶東西的!我現在接到通知需要采集物資,有需求的和我聯系!肉類,水果都可以的!”3月13日下午3時許,居民戚占文在香溢廣苑小區業主群發布了這個消息,還附帶一小段農貿市場的小視頻,告知大家市場可以買到哪些蔬菜水果。
最近這幾天,戚占文每次去農貿市場采集防疫物資,都會在小區業主群里面發布消息。他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平時負責疫情保障相關工作,小區居民都是自己的鄰居,采購物資的時候就順便幫大家捎帶一些回來。這幾天,陸續有10多人請他幫忙帶些蔬菜水果回來。每次代購物資,他都拒絕了鄰居們發來的紅包酬謝。他說:“疫情襲來,好鄰居之間就應該互幫互助!”在該小區,疫情發生的幾天來,不少居民,還將各家的口罩、防疫酒精等分享給鄰居。
暖心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策劃 吉安賢 采寫 梁洪勝 李國瑞 徐中磊 張明興 祝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