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炎炎夏日,大嶺中心小學大站完小“愛心媽媽”教師志愿者服務隊,為留守兒童打造一對一關愛幫扶模式,把溫暖及時送給他們及其家庭,為留守兒童“減”出一片藍天。
為助力“雙減”政策有力實施,陪伴邊遠地區留守兒童快樂成長,讓留守兒童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嶺中心小學大站完小于今年2月成立“愛心媽媽”教師志愿者服務隊,針對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親情缺失、監護不力、心理健康等問題,打造一對一關愛幫扶模式。通過結對幫扶、親情服務、心理輔導等方式,實現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精準化、專業化、常態化,把溫暖及時送給留守兒童及其家庭。
心手相牽 撐起“雙減”藍天
“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走進留守兒童的家中,與孩子的監護人交流詢問他們在家的表現以及生活中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困難;走進留守兒童的臥室,幫助他們整理床鋪,讓他們感受到媽媽的溫暖;查看留守兒童的書桌,翻看課外讀物是否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真情連線 提升“雙減”溫度
“愛心媽媽”利用課余時間使用微信或者QQ等媒介,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視頻連線,排解思親之苦。在與父母的聊天中,留守兒童們也會將學習生活中的事情與父母分享,父母會為他們答疑解惑。視頻結束后,“愛心媽媽”會及時地與留守兒童的父母再次連線交流,詢問他們的交流情況,如有心理健康問題,“愛心媽媽”也能及時掌握并想辦法去化解。“雙減”背景下,老師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提質減負,更是要在身心上關愛學生,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留守兒童因父母不能陪伴在身邊,時常感到失落。希望通過“愛心媽媽”的真情連線能給他們帶來溫暖和撫慰,也能提升家長們的家庭教育意識。
點滴陪伴 豐富“雙減”內涵
經過觀察、交流以及留守兒童平時的表現,發現很多留守兒童有著輕微的性格孤僻內向、自卑等心理。在幫扶中,“愛心媽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校的社團、朗誦以及六一匯演選拔等活動,引導他們與同學、老師、家長多多交流,甚至不惜“走后門”與社團輔導老師提前打招呼,多多地為他們提供展示的機會。
在“雙減”的背景下,“愛心媽媽”力爭將課外活動開展得有效、有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快樂成長,也相信“愛心媽媽”的點滴關愛定能讓這個群體的學生日益陽光、燦爛。(汪杰 李凡東 朱代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