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市未保中心辦結的全市首例服刑人員子女變更監護權成功申領補助金的案例獲評全省“聚焦困境,童行未來”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案例一等獎。以案為引,以點帶面,以“共建”為抓手,探索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新模式。
產生背景
該模式基于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問題復雜性、多樣性的現狀需求;二是未保中心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上級政策文件的職能定位;三是未保工作強化專業規范、標準指引的發展趨勢。
具體做法
一是形成共建合力。該名困境兒童申請補助金的難點在于缺少監護權確認(變更)的法律文書。以此難點為突破口,以聯動化、法治化為主方向,市未保中心邀請海州區法院、開發區檢察院、江蘇開衡律師事務所以及至嘉社會工作事務所等六家單位作為首批“未成年人保護共建單位”,聘請4名專家顧問、9名權益保護大使,形成常態化共建模式。
二是豐富共建載體。從困境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出發,以相關中小學校和社區救助點為載體,建立檔案信息庫,開展圖書捐贈、法治宣傳系列活動,軟硬件并重升級改造留守兒童活動室,為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營造健康良好的成長氛圍,打通關愛保護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拓展共建內容。本案例的成功實施,讓困境兒童特別是服刑人員子女救助有方可循。市未保中心牽手“社會力量”,引入專業社會工作機構,實施摸底排查、調查評估、監護指導、定期走訪、咨詢輔導、干預幫扶全過程關愛保護模式,開展“合力監護 相伴成長”系列活動55場次,服務農村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1880余人次。
取得成效
市未保中心充分發揮共建關愛保護模式的品牌引領作用,形成政府部門聯動、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加快推進困境兒童救助服務標準化、項目化、聯動化建設,著力為未成年人特別是困境兒童提供更高質量的關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