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市公路中心承擔著全市國省道干線公路建設、養護、公路設施維護、路網調度、通行費征收等工作。在文明單位創建中,該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深入踐行“兩在兩同”,著力提升社會文明服務水平,先后獲得了一系列省、市先進榮譽稱號。
夯實思想政治根基,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通過定期黨史學習、參觀紅色基地、開展紅色故事宣講、黨史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回顧黨史知識,將黨史學習教育和今年全市公路系統開展的“創新發展做表率、爭先進位走在前”主題實踐活動相結合,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始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擺在突出位置,結合行業特點,梳理8件為民實事清單,逐項對照落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真正轉化為為人民服務成效。
踐行行業發展使命,打造暢安舒美公路通行環境。2019年以來,投入3億元完成長深高速連云港機場互通及連接線工程建設,投入2.3億元完成242省道市區段二期路面工程。做好全市861公里國省干線公路和279座橋梁的養護管理工作,投入7億元開展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大中修和橋梁維護等工作。投入14.1億元建成農村公路道路1321公里、橋梁126座,實施安防工程875公里,投入11億元完成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1079公里;贛榆、東海成功創建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灌南、灌云成功創建為省級“四好農村路”達標縣。連云區大桅尖路獲評2019全國美麗鄉村路、2020年度全國“我家門口那條路之最具人氣的路”稱號,東海縣成功承辦2020年度全省“我們的小康路”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羽青路榮獲省“江蘇最美小康路”稱號。與此同時,加強公路服務群眾出行力度,每年臺風、暴雨、暴雪等惡劣天氣期間,公路養護“橙色突擊隊”24小時奮戰在公路一線,積極保安全、保暢通、強服務。定期開展養護職業技能大賽、收費服務競賽、職業技能培訓等,提升公路為民服務水平。在行業積極推進智慧公路建設,打造綠色公路。積極培育公路文化,培樹行業文化品牌,凝聚行業發展軟實力。
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彰顯文明單位擔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做好行業疫情防控的同時,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85名黨員沖鋒在前、防疫保暢,組織發動黨員干部共籌集捐款32530元助力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向市民社區捐贈防護口罩、防護衣、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物資。深入市民社區執勤,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依托“公路先鋒”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公益活動,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特困家庭,2020全年組織黨員進社區義務勞動、關愛未成年人、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務活動43次。每年定期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積極參加“文明出行”“清潔海岸”“無償獻血表愛心”等公益活動。在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立足本職工作,做好城區道路文明形象提升各項工作。在創建文明城市決勝的關鍵時期,74名“公路先鋒”志愿者輪流值班,與市民社區一道為港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同時志愿者下沉社區,在重要路口、車站開展文明交通勸導,今年“五一”期間,“公路先鋒”志愿者深入連云港高鐵站開展旅客疏導服務,助力群眾文明便捷出行。
做好結對共建,推進城鄉文明一體化建設。積極做好與新浦街道市民社區、東海縣山左口鄉中寨村的結對共建工作,加大對灌云縣伊山鎮港西村支持力度。投資近12萬元,為灌云縣港西村小學新建公共廁所,捐贈3000余冊圖書建立圖書閱覽室,推動城鄉文明共建。今年8月,市公路中心為東海縣山左口鄉中寨村捐贈了防護口罩、酒精、洗手液、一次性橡膠手套等防疫物資,并投入幫扶資金20萬元,切實解決中寨村下水道排水不暢、路面狹窄、道路綠化等問題,實實在在幫助解決民生難題。(崔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