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以前這個市場亂糟糟的,經過這兩年的改造升級,現在環境好了,衛生也好了,大家看著放心,也更愿意來買東西。”9月24日,長期在南門市場內賣豬肉的商戶宋學軍說。
農貿市場一直是文明創建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地方。據了解,經過前期升級改造,目前海州區大部分農貿市場做到了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設施齊全、內部管理較規范,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局面已有較大改善。目前,各農貿市場主辦方嚴格落實“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大清潔”衛生管理制度,在做好市場日常衛生清潔的同時,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搬家式”大掃除,并形成長效機制,切實改善提升農貿市場環境衛生。
“我們前兩天就已經在微信群通知攤主們今天開展‘搬家式’大清理,請各位攤主在賣完農產品后主動清洗自家攤位。”南門農貿市場經理車運利告訴筆者。該市場位于海州街道,總面積4300平方米,容納1829戶商戶,除平時督促商戶自行清洗攤位外,每個月還會對市場開展“搬家式”大清理,清掃衛生死角,清除各種廣告,清洗攤桌污漬,刷白攤桌側面,噴灑消毒藥液等,為群眾提供一個干凈衛生的市場消費環境。截至目前,全區農貿市場共清理整改衛生問題185個,清理衛生死角47處,拆除亂搭亂建16處。
“我今天過來買菜的時候,發現整個菜市場比之前干凈整潔多了,買菜更放心了!”在海寧路便民市場,干凈明亮的購物環境讓前來買菜的張大媽眼前一亮。
為了讓市民擁有一個更加舒適的購物環境,新南街道對海寧路便民市場進行了改造,修復地面破損磚300平方米,改造水產區下水道1000余米;添置6臺排風機,加強市場內空氣流通,消除異味;統一制作鋼紗網防塵罩,確保食物干凈。“市場內的環境衛生改善了,才會吸引更多顧客前來,我們的生意自然也會好起來。”攤主李女士一邊整理攤位一邊說。
據海州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市場環境整潔,海州區所有農貿市場內均設有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天對當天農藥殘留進行公示。各市場墻根每隔15米至20米設一個毒餌站,下水道設有防鼠網,市場內合理布局滅蠅燈,垃圾桶周邊一天兩消殺,水產區污水污物及時清理,以免有蚊蠅滋生。生熟食分區,豆制品、肉類及現場制售的熟食做好“三防三白”,市場內每天休市時進行打藥,尤其是陰暗處、潮濕處,杜絕蟑螂、蚊蠅等,使環境更加干凈、整潔,市民采購也更加放心。(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王影葛玲玲 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