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非常感謝您的資助,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將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這句話是三口鎮今年剛考上北京師范大學的王緣芳同學發給戈玉林的短信息。
“現在我們的經濟條件好了,但是不能忘本,我要力所能及去幫助別人。”這是戈玉林經常說的一句話,一直以來,他也是這么做的。今年44歲的戈玉林,有著1米93的大高個子,顯得很魁梧,但是說話做事卻總是顯得那么隨和,他和妻子高娟在三口鎮開了一家綜合性超市,多年來,在夫妻倆的悉心經營下,超市生意風生水起。500平方米的營業場所、20個員工,同時又要進貨又要銷售,每天都顯得忙忙碌碌的。
就在幾年前,戈玉林夫妻發現一位來超市購買商品的大叔錢丟了,給孫子買到手的玩具只能又放回了貨架上。看著孩子渴求的眼神,戈玉林心生憐憫,就將玩具直接送給了孩子,孩子的爺爺感謝不盡。在后來的聊天中,戈玉林得知小孩的父母離異,孩子由爺爺撫養,由于爺爺年老體弱,沒有經濟來源,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他當時就和妻子商議,決定資助這個特殊家庭。幾年來,戈玉林從生活和學習上,一直堅持資助這個特殊家庭。
2017年,戈玉林從電視上看到灌南縣悅彩公益組織的志愿者,經常走村入戶幫扶困難家庭,頓時就萌生了加入公益組織的念頭,以便更好地去幫助生活困難家庭。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電話給灌南縣悅彩公益組織的發起人林玉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悅彩公益組織的帶動下,他幫扶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從單純的幫扶貧困學生,到涉及公益捐贈、愛心贊助和點對點幫扶等多個類別,每次只要有志愿服務活動,他都會積極報名參加。
幾年來,戈玉林共資助困難學生20名,資助困難戶款物2萬余元,出資3萬余元建橋鋪路,走訪慰問困難群體28人……
今年8月,由于防控疫情需要,超市周邊三條通道需要進行管制,按照要求,超市的生意將會受到直接影響。但是他二話沒說,主動配合工作人員豎立圍擋隔斷。并為鎮、村疫情防控值守點送去了15000余元的礦泉水和方便面等慰問品。
“我和妻子商量好了,每年資助1到2名困難學生,直到他們大學畢業,如果讀研究生的話,我們還會一直幫助下去。但是我要把生意做好才能有能力實現我的目標。”戈玉林一邊照看超市的生意一邊和筆者介紹。生鮮區、洗化區、紡織衣帽區,整齊的貨架上物品琳瑯滿目,所售商品全部明碼標價并可溯源,干凈整潔文明的環境給顧客帶來了溫馨的購物體驗。“戈總夫妻倆對我們員工非常好,誰家有困難,他都會抽出時間帶領大家去看望慰問,在他這邊上班,我們都心情格外好。”員工張女士高興地對筆者說。
平凡人的善舉雖然平淡無奇,卻讓人肅然起敬。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善舉的瞬間,總會帶給人們一些莫名的感動。戈玉林的三尺柜臺,不僅繪就了文明三口的底色,也成為三口鎮文明素質提升的美麗縮影。(孫蓀 周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