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偏真不簡單,孝敬老人、拉扯小孩,全村人都佩服她。”在東海縣安峰鎮山東村,提起錢小偏,人們都佩服地豎起大拇指夸贊。錢小偏20多年來無私照顧公婆和年幼的侄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友善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多年前,錢小偏經人介紹,與安峰鎮山東村村民董善躍相識。兩人婚后過著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2007年,董善躍的二哥離開了人世,嫂子隨后改嫁,留下未成年的兒子。年邁的公公難以承受接二連三的打擊,整天精神恍惚,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她自家還有兩個上初中的孩子……這一大家的吃穿用度一下子落在了小夫妻倆的肩上。盡管這樣,錢小偏并沒有退縮,她對丈夫說:“再難!咱也要撐起這個家!”
侄子董永樂下肢患了肌肉萎縮癥,沒有及時根治,只能依靠輪椅移動,他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了。為了照顧好董永樂,錢小偏夜晚沒有睡過一次整夜覺,她怕董永樂踢被子,夜晚多次進屋給永樂翻身、蓋被,并且每天都給侄子換洗衣物,即便冬天冷水刺骨,錢小偏依然堅持給永樂勤換衣物。退學在家的永樂看著錢小偏每天要照顧一大家人非常辛苦,他決定自己去賺錢,沒想到錢小偏卻決然地說:“永樂,我是你嬸娘,咱家也不多你一雙碗筷,從今往后,有嬸娘一口飯,絕不會讓你餓著。”
錢小偏就這樣關愛家里的每一個人。2010年,公公患病住進了醫院,這對經濟困窘的家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她四處借錢給老人看病。那時候,她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忙完家務,趕緊備好飯菜出門攔上早班車,趕到縣醫院,替換看護一夜的丈夫,就這樣一直到四年后70多歲的公公去世。鄉親們都說:“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看看人家錢小偏!”
錢小偏的父母一直都在黑龍江的妹妹家里住著,隨著年齡漸大,他們也想回到老家生活。2015年,錢小偏和丈夫商量后決定將父母接過來一起住。董善躍二話沒說,兩赴黑龍江將錢小偏的父母接到家里。
為了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丈夫董善躍外出淮安打工,而錢小偏依舊是每天5點多就起床,為父母和永樂準備好早飯和午餐后,再去工廠打工。有人問她這樣做值得嗎?錢小偏笑笑說:“大道理我也說不上來,總覺得照顧家庭是我的責任,贍養老人是我應盡的本分。”(武娜陳強)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