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文 王健民 通訊員 楊開林 張新語 陳立東 朱文祺)12月19日上午11時,滿載約40萬噸鐵礦石的“巴西礦石”輪順利靠泊連云港港88號泊位。這是江蘇省首次靠泊40萬噸滿載巨輪,一舉刷新了連云港港自開港90年來,進港船舶最大吃水深度和單船作業量紀錄,標志著連云港港正式具備40萬噸超大型散貨船靠泊接卸能力,對進一步優化國家外貿進口鐵礦石運輸系統戰略布局,提升連云港港服務長三角以及隴海鐵路沿線地區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艘比航母還長的“巨無霸”長362米,進港吃水深度達22.9米,船上所載的39.09萬噸鐵礦石將全部在連云港港口完成卸載,并通過海鐵聯運等方式運往長三角以及隴海鐵路沿線地區。
長期以來,在國家、省、市交通主管部門以及海事、海關、邊檢、引航等口岸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連云港港口船舶接卸能力不斷提升。今年9月,旗臺作業區40萬噸礦石碼頭改擴建工程交工驗收,這是江蘇省首個40萬噸礦石碼頭,其建成投用進一步提升連云港港外貿鐵礦石運輸接卸能力。12月,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竣工驗收。作為江蘇沿海開發的“牛鼻子”工程,30萬噸級航道的建成通航讓連云港港大船接卸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目前,連云港港已形成集鐵路、公路、水水中轉于一體的綜合集疏運體系,通過海鐵聯運、海河聯運、公鐵水聯運可輻射到隴海沿線地區的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等中西部鋼廠,水水中轉可覆蓋長江流域、沿海地區以及日、韓等地。
“此次超大型船舶進港,離不開40萬噸礦石碼頭等硬件支撐。我們已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散貨碼頭泊位之一,全面適應了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連云港新蘇港碼頭公司負責人張德斌表示,大碼頭的正式投用,不僅為連云港港口貨物上量增加了重要支撐,還將為長三角及隴海沿線地區的鋼廠提供更為便捷的原材料進口通道,助力連云港港加快融入長三角發展、做足隴海線文章,充分發揮國際樞紐海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