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王文 通訊員 王保斌)近日,交通運輸部對2023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進行公示,太原等10個城市入選。其中,連云港—徐州—淮安、長沙—株洲—湘潭為《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的組合型樞紐城市,視為一個城市予以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連徐淮組合樞紐是本批次入選的唯一非省會樞紐和東部地區樞紐。連云港市將以此次入選為契機,會同徐淮兩市共同制定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實施方案,著力將連徐淮組合樞紐打造成為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出海口、上合組織國家出海基地、國家戰略資源儲運配置中心、長三角北翼物流樞紐。
(連云港—徐州—淮安)
為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2022年6月,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的通知》,計劃自2022年起,利用3年左右時間集中力量支持30個左右城市(含城市群中的城市)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此次連徐淮組合樞紐入選,與3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密不可分。連云港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出海口;徐州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淮安是著名的“運河之都”“南船北馬交匯之地”,3市交通區位突出,交通功能差異互補,聯合建設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交通運輸部相關公告,本批次工作重點是,推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擴面提質,與首批支持城市連線成網、互相促進,分布更加平衡合理。聚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6條主軸和西部陸海走廊、大陸橋走廊、沿邊通道及其輻射范圍,拓展樞紐輻射空間和跨區域交通資源配置能力,加強對尚未覆蓋區域的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南北互動、東西交融。同時,鼓勵產業關聯度高、貨運物流一體化運行需求明顯、通道連接緊密的城市依托國家規劃確定的城市群跨省聯合申報,注重發揮城市各自比較優勢,形成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建設合力。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當前,連云港市正聯合徐州、淮安共同制定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實施方案,以強支撐、暢循環、促融合、提效能為導向,注重聯網補網強鏈,著力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保障有力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
按照連徐淮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實施方案,總體目標是著力強化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出海口、上合組織國家出海基地、國家戰略資源儲運配置中心、長三角北翼物流樞紐“四大功能”,加快補強以海鐵聯運為重點的多式聯運網絡,布局形成“六主九輔”多式聯運樞紐。鞏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雙向過境轉運樞紐、大陸橋走廊第一大海鐵聯運樞紐、長三角北翼規模最大的國際班列集結中心、江蘇規模最大的海河聯運樞紐“四大優勢”。
下一步,連云港市將進一步優化政策安排,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重點建設連云港國際樞紐海港,全面建成20萬噸級集裝箱、30萬噸級原油和40萬噸級鐵礦石泊位,打通連云港徐圩港區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加強區域合作,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推動形成以資本為紐帶的協同聯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