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日,江蘇連云港開發區金橋餐飲店的負責人榮繼紅拿到了營業執照,在“漂泊”了一年多后,終于在融盛猴嘴生活廣場安了“家”。記者了解到,猴嘴老城全域拆遷后,近千戶商戶“失地”成了“流動商販”,而隨著城市配套設施的完善,融盛猴嘴生活廣場、冠豪市場和部分小區門面房陸續啟用后,在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的幫助下,近兩百名商戶喜遷新址,“懸空”的營業執照陸續“落地”。
據記者了解,原本在猴嘴市場附近開一家燒烤店的榮繼紅,在老城全域拆遷后成了“流動商販”。“燒烤攤只能晚上開業,白天我們就成了‘失業人員’,而且都是露天擺攤,風里來雨里去,不僅異常辛苦,收入也沒有保證。”拿到營業執照的那天,榮繼紅開心得不得了,她告訴記者,自己在融盛猴嘴生活廣場盤了四間門店,不久前在開發區市場監管局局猴嘴分局的幫助下拿到了營業執照,并順利開門營業,不僅結束了長時間的“漂白”生活,一家四口也都重新“上崗”,有了自己的門店,“懸空”的營業執照也“落地”了,感覺心里踏實不少。
和榮繼紅遭遇相似的商戶還有不少。原“孫記鹵貨”的經營者孫亞偉在設施陳舊的猴嘴市場賣鹵貨維持一家人生計,市場拆遷后她便成了“流動攤販”,每天早晚推著三輪到到各個小區門口擺攤設點賣鹵貨,可生意慘淡,生活艱難。去年年底,融盛猴嘴生活廣場建起來后,孫亞偉立刻租了一個攤位,并第一批報名將營業執照遷了過來,現在她的鹵貨店鋪干凈整潔、窗明幾凈,客源穩定,生意興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猴嘴老城全域拆遷,近千戶商戶“失地”。開發區區市場監管局從“六保六穩”出發,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在個體工商戶年報、經營異常名錄管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等方面慎重包容監管,通過虛擬地址管理、電話溝通代為年報、疏導點經營視同正常戶等方式保市場主體,取得了積極效果。
近期,隨著城市配套設施完善,以及融盛猴嘴生活廣場、冠豪市場和部分小區門面房陸續啟用,近兩百戶“失地”商戶找到營業場所,且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幫助下,“懸空”的營業執照“落地”,商戶也一改過去破舊的場面,餐飲炊煙裊裊、市場人聲鼎沸。
看著越來越繁榮昌盛的猴嘴城區,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猴嘴分局相關負責人笑著告訴記者說,“我們區市場監管局響應‘率先拼起來’的主題活動,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繁榮市場經濟,助力猴嘴向宜居宜業城市的幾何中心進發。”(記者 侍敏 通訊員 徐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