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劉青 馬毓璟)“在 ‘小巷管家’的帶動下,現在道路寬闊筆直、環境美麗整潔,居民素質也提高了,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居民紛紛點贊,直呼小區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
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新安鎮結合“為民辦實事”,聚焦老舊小區突出問題,充分使用網格化治理這根“繡花針”。先后招錄90名城市網格員作為“小巷管家”,用“鐵腳板”穿針引線,一針一線繡出精準化、精細化的基層治理體系,全力書寫“智慧引領,幸福新安”新篇章。
以紅色堡壘為“針腳”,支部建在網格上,繡出“自治”之城。新安鎮充分發揮網格黨支部和居民黨員“兩個作用”,把城市美好生活建設作為基層黨建的時代主題,健全老城區黨組織領導下“一委三會”治理模式,推進網格成立黨支部,小區成立居民黨小組,重點提升老舊小區網格黨支部覆蓋率,目前已在24個網格內建立黨支部。同時在網格內設立“小區黨員報到點”“黨員樓棟長”等黨員服務崗,推動黨員亮明身份,發揮黨員在鄰里互助、低碳生活等方面帶頭作用。機關企事業單位鼓勵在職黨員,每年至少2次到網格報到,服務身邊人,辦好身邊事,力所能及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以民生熱點為“引線”,管家行在網格中,繡出“智慧”之城。“小王,我們家餐館的燃氣衛士這兩天警示燈不亮了,你來幫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呀?”“好的張叔,可能是啟動按鈕沒開,我馬上就到您家”。這樣的對話場景每天在新安鎮的網格里上演上百次。
2020年以來,新安鎮聘用90名專兼職城市網格員,主要分布在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網格內,這些“小巷管家”們需要每天巡查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結合民生熱點,常態排查安全隱患,將排查出的事件通過“智慧灌南”掌上app上報,鎮指揮中心實行專班化運作、銷號式推進,實現“發現問題—上報問題—指派問題—處理問題—督查問題—銷號處理”的閉環模式,打通服務百姓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事件辦結率已達98.8%。
疫情期間,“小巷管家”更是堅守一線,針對老舊小區無物業、難封閉等問題,90名網格員挺身向前,24小時輪班堅守卡點,同時還擔負起防疫政策宣講、返灌人員摸排、五包一落實等工作,為20萬居民筑牢健康防線。
以群眾需求為“圖樣”,服務深入網格里,繡出“和諧”之城。為了滿足老年人、兒童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安鎮培育網格紅色義工隊伍,組建“小巷管家”和三官一律深度融合,成立政策宣講、法律援助等服務團隊,為群眾提供組團式、專業化服務,把文化服務送進網格里,送進群眾家門口。鎮中社區的專職網格員陳畇男就是宣講團的一員,自今年黨史宣講工作開展以來,她用一本歷史書、一顆為民心,在網格內為居民展開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革命畫卷,在講述的過程中,她還結合本地的紅色先進人物進行深入講解,把黨史講在大地上,引來了不少社區居民的駐足聆聽。目前,網格宣講團已開展宣講服務83場次,覆蓋80個城區網格,輻射132家老舊小區。
下一步,新安鎮將圍繞數據更加共享融合、應用更加開放生態、網格更加精細精準著手,聚勢賦能,凝聚融合,補足老城區管理短板,不斷打造可生長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為建設“智慧引領,幸福新安”增光添彩。